1974年,两名木匠前来维修应县木塔。不料,却发现二层佛像肚子上有个大洞。出于好奇心,一名木匠将手伸进去摸索,竟摸出一只死老鼠!他觉得不寻常,于是就掏了第二次,这次居然掏出一个盒子,里面果真藏了个宝贝! 应县有座千年木塔,当地人叫它佛宫寺释迦塔。这塔可了不得,全身上下没使一根铁钉,全靠木头榫卯咬合着。 从辽代建起来算起,得有小一千年光景了,六十七米高的木头架子,底下三十米宽的基座,搁现在都是个技术活儿,更别说千年前了。 这塔经了二十多次地震,扛过二百多回雷劈,连民国时候挨了二百多发炮弹都没塌,老祖宗的手艺真不是吹的。 话说1974年开春,县里组织人手修这宝贝疙瘩,两个木匠师傅分到二层佛堂的活儿,专门拾掇佛像周围的木头栏杆。 那年头修古建讲究个修旧如旧,干活的人都是老手艺人。 有个年轻木匠抬头看佛像,发现菩萨肚子上有块颜色不对劲,伸手一摸,好家伙,碗口大的窟窿眼儿。 小伙子手刚伸进去就摸到团毛乎乎的东西,拽出来一看是只干巴死老鼠,吓得他赶紧甩手。 旁边老师傅见多识广,说这窟窿眼儿不像是老鼠啃的,倒像是老辈子人故意留的。 老师傅胳膊长,探进去摸摸索索,还真掏出个油纸包,拆开看是幅画,后来专家说这叫《炽盛光九曜图》,辽代的物件,画的是天上星君,正经八百的国宝。 这下俩师傅来劲了,轮着往窟窿里掏,先摸出个雕花木盒,里头金银珠子、水晶玛瑙装得满满当当。最稀罕的是两粒白生生的东西,后头鉴定说是佛牙舍利。 要说这俩人当时也犯嘀咕,工钱都没结就溜回家藏东西,文物局的人精着呢,看他们突然跑路觉得蹊跷,顺着线找上门,这才把宝贝追回来。 要说这木塔肚子里藏货,还得从辽代建塔说起,那时候信佛的人讲究往佛像里塞经卷宝物,叫"装藏"。 千把年下来,这塔身上光炮弹眼儿就二百多个,愣是没伤着要害。 解放战争那会儿,塔边上落了十二颗炮弹,最近的就炸在塔基三米外,可塔身连个裂纹都没见。 老辈人说这是菩萨显灵,要按现在科学讲,还是木结构有弹性,能卸劲儿。 后来专家把佛像里外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先前找着的,又起出来好些辽代经书、绢画。 这些物件可金贵,好些经卷用的都是"硬黄纸",拿黄蜡浸过的,虫子不蛀不霉。 最绝的是发现本《大藏经》,里头字迹清楚得跟新写似的,给研究佛经的专家乐坏了。 要说那两个木匠,也算歪打正着,虽说动了私藏文物的念头,好在及时收手。 后来县里开了三天大会,给附近村子的老百姓讲文物法,那老师傅还当了义务宣传员,逢人就讲"地下的归国家,墙里的也是国家"。 自打这次发现,国家对应县木塔更上心了,每年拨专款维护不说,还搞了套监测系统,塔身歪一毫米都能报警。 前些年申遗成功,外国专家来看塔,摸着那些没使铁钉的榫卯直竖大拇指。 有个日本老教授看了舍利子,当场就要磕头,说是隔着玻璃都能感到佛光。 如今去应县旅游的,必要看三样:木塔、壁画、舍利子,塔里安了电梯,六十米高的塔顶也能上去看全景。 二层佛堂那个掏过宝的佛像跟前,总围着一堆人指指点点,导游说得玄乎,说当年那个窟窿眼儿现在拿金箔补了,位置就在菩萨肚脐眼上,叫"佛藏金脐"。 要说这木塔也怪,千年来遭的罪不少,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元朝闹白蚁,眼瞅着柱子要糟,不知哪儿飞来群啄木鸟,专吃木头里的虫子。 光绪年间雷劈着火,烧了三天三夜,结果就燎了层檐角,最玄的是文革那会儿,红卫兵要砸佛像,带头的刚抡起锤子就抽羊角风,这事儿县志上都有记载。 现在塔周围三公里不让盖高楼,怕影响风水。每年六月十五庙会,周边五省的信众都来绕塔。 前年塔身西南角有点下沉,国家文物局连夜派专家,用八百吨千斤顶把塔整体抬起来换基座。施工那俩月,天天有老太太在工地外头烧香,说是给塔神赔不是。 那些年掏出来的宝贝,现在分藏在国家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舍利子倒是留在本地,放在特制金塔里,初一十五拿出来给人看。 当初掏宝的老师傅还健在,八十多了精神头倍儿棒,见天在塔门口给游客讲故事。问他当年摸到舍利子啥感觉,老头嘿嘿一乐:"跟摸老山参似的,凉飕飕直往手心里钻热气儿。"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炽盛光九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