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偷人了?”1979年,一位台湾孕妇竟生下一黑娃娃,丈夫愤怒质问。然而孩子和妻子的相继离世,令骇人的真相浮出水面。 “你给我说清楚,这孩子哪来的!”1979年,台中一家医院的产房外,林国强的怒吼刺破夜空。产房内,林小芬泪流满面,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怀里的婴儿皮肤乌黑,像被泼了墨。护士们低声议论,空气里弥漫着不安。林国强攥紧拳头,脑子里全是邻居的闲言碎语:“这女人不检点,生的孩子像非洲人!”他咬紧牙关,逼问妻子:“你是不是背着我偷人了?” 林小芬哽咽着摇头,声音微弱:“我没有……我真的不知道……”她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皮肤黑得发亮,头发卷曲,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就在这时,医生推门而入,脸色凝重:“林先生,林太太,我们得谈谈。这孩子的情况……不简单。” 医生的眼神让林国强心头一紧。他以为会听到妻子不忠的证据,却没想到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这孩子可能不是遗传问题,而是中毒。林太太的身体也有异常,我们怀疑是食物污染。”林国强愣住了,中毒?怎么可能?他们家吃的大米、蔬菜、油,都是从菜市场买的,普普通通。 医生继续说:“不只是你们,附近惠明学校的孩子也出现了怪病,脸上的黑痘、臭脓液,跟你们孩子的情况很像。” 林小芬捂住嘴,泪水止不住。她想起最近几个月,自己的皮肤总有些暗沉,指甲也发黑,还以为是怀孕累的。现在想来,那些细微的异样,竟是致命的信号。而孩子,刚出生两小时,便没了气息,像一朵还没绽放的花。几天后,林小芬的病情恶化,脸部布满黑斑,散发异味,最终撒手人寰。林国强跪在病床前,悔恨交加:“我错怪你了,小芬……” 与此同时,台中市大雅乡的惠明学校乱成一团。这所盲人寄宿学校,200多师生三餐都在食堂吃。几天前,老师发现几个学生脸上冒出黑色小痘痘,轻轻一碰就流出腥臭的脓液。起初,校医以为是青春痘,开点药膏了事。可没过几天,高年级到低年级的学生,脸上、手臂上都长满了黑痘,有的指甲黑得像涂了墨。孩子们抓挠着皮肤,痛得直哭。 校领导急了,停了食堂的食材,换了供应商,还请来医院专家会诊。医生皱眉:“这不是普通皮肤病,可能是食物中毒。”学校附近的工厂也传出消息,几个工人脸上也长了黑痘,症状如出一辙。林国强听闻学校的事,心如刀绞。他终于明白,妻子和孩子的悲剧,不是她的错,而是某种更大的灾难。 政府介入,检测机构忙得不可开交。水质、大米、蔬菜……样样查了个遍,没问题。直到有人注意到,学校、工厂和林国强家用的食用油,都是同一个牌子的米糠油。检测结果触目惊心:油里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PCB),一种工业化学毒物,能破坏免疫系统、引发皮肤病变,甚至致癌。孕妇中毒,毒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孩子出生时皮肤乌黑,俗称“可乐儿”。 一位老医生回忆起1968年的日本“米糠油事件”,同样因PCB污染,万人受害。他叹息:“历史又重演了。”调查指向彰化一家油脂厂,警方发现他们为省成本,用二手油桶和劣质工艺生产米糠油,PCB含量远超日本案例。老板被捕,工厂被查封,但受害者已超2000人,很多人像林小芬一样,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 1979年的台中,夏天的空气黏稠闷热,菜市场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林国强家的小院里,晾衣绳上挂着孩子的尿布,如今空荡荡。惠明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不再嬉戏,教室里弥漫着药膏的味道。工厂的机器停了,工人们聚在门口,低声咒骂那桶害人的油。整个城市像被一层无形的阴影笼罩,人心惶惶。 林国强坐在空荡的客厅,盯着桌上未开封的米糠油瓶,瓶身标签上“健康天然”的字样刺痛双眼。他想起小芬做饭时,油在锅里滋滋作响,香气扑鼻,谁能想到那是毒药?他的愤怒无处发泄,只能化作对自己的责骂:“我怎么没早点发现?” 在惠明学校,13岁的盲童小明(化名)摸着脸上的黑痘,害怕地说:“老师,我是不是要死了?”他看不见自己的脸,却能闻到脓液的臭味。工厂的工人老张,攒了一辈子钱想给儿子娶媳妇,如今病痛缠身,连工都打不了。受害者们聚在一起,诉说各自的苦难,有人失去了亲人,有人失去了健康,还有人失去了尊严。 林国强参加了受害者集会,听着大家的控诉,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他决定为妻子和孩子讨个公道,哪怕只是微薄的赔偿。 真相大白,油脂厂老板被判十年,却因病死狱中。25年后,受害者才得到政府的一点补偿。林国强搬离了台中,带着对小芬的愧疚,独自生活。他常梦见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皮肤乌黑,却笑得纯真。 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多氯联苯的危害至今未消。世卫组织数据显示,PCB污染仍存于土壤与水体,可能遗传至后代。每个家庭的悲剧,都是社会的伤疤,提醒我们:生命无价,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