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刚被李世民干掉不到一个月,旧部当中第一个翻脸的,就是燕郡王罗艺,他在幽州举兵,旗号打得很响,说是替太子报仇,实际却把自己推上了绝路,别人都乖乖低头,他却偏要当这个出头鸟,到底是图什么? 口号喊得响亮,说是为太子报仇,但实际上呢,其实还是为了自己,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也是担心被清算,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突然,李世民上位之后,其实也没有对罗艺做什么,不仅没做什么,还提拔了罗艺。 这下子可把罗艺给吓到了,别人不清楚,他自己还能不清楚吗,他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那可以称得上是恶劣了。 在他站队李建成的时候,还曾经和身为秦王的李世民的手下发生过摩擦,现在李世民上位,按说就算不对他做什么,也绝对不可能提拔他。 不说李世民自己愿不愿意,他手底下那一波人,都肯定会对他有意见。 那么,这一波操作,就极有可能是对付他的前兆,这么一想,罗艺瞬间就坐不住了。 退一步说,就算这不是李世民的阴谋,但李世民想要对付他是绝对错不了的,当时李世民是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名义上他的地位是更高了,但更多的是虚衔,也就是明升暗降,这让心高气傲的罗艺怎么忍得了,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刚愎自用的人。 当心中有了想法,外部的一切变化,都会促使他的那个想法进一步的完善,也就在这时侯,一个神婆说出了一番话,更是让他确定了要造反。 那个神婆说,罗艺的妻子孟氏,有母仪天下的骨相,之后更是直接表示,孟氏之所以会有母仪天下的骨相,就是因为罗艺。 就差没有明着告诉罗艺,赶紧造反吧,肯定会胜利的,罗艺就心动了。 毕竟李世民一上位,他的结果怎么着都好不了,还不如殊死一搏,说不定就能一举成功,真正成为天下之主。 而他的王妃孟氏在听了那神婆的话之后,也一直在撺掇着罗艺造反,母仪天下她也想啊。 要不说他们两人是夫妻呢,被人一忽悠竟然还深信不疑了,完全没有怀疑神婆话里的真实性,都开始想象造反成功之后的场景了。 而罗艺,他还以为自己能够一呼百应,却是完全没有考虑自己所面临的情况。 首先就是大唐的实力,那时候的大唐已经是国富民强,以一己之力,和一个国家去对抗,正常人都不会那么干。 直接就能看到结局的事情,感情再好,要让人跟着他去送命,肯定也没多少人愿意啊。 而且李世民是谁,他当初的事迹知道的人也不少,更不要说李世民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的猛将,对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 如果罗艺真的有能力造反成功,他们大概也愿意搏一搏,毕竟这可是从龙之功,但在明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心也就散了,即便是跟着罗艺一起造反的,也不见得是真的想造反。 所以,当罗艺高呼着要为太子报仇,领兵造反的时候,也只有少数人跟着他。 在碰到杨岌之后,更是直接就败了,毫不夸张的说,李世民刚得到兵变的消息,罗艺的队伍就已经被镇压了。 罗艺更是死命逃跑,好不容易逃了,结果罗艺的部下趁着他还没反应过来,直接将他斩首,并将首级送往了长安。 这场兵变,与其说是兵变,倒不如说是一场闹剧,开始的荒唐,结束的仓促,讨伐大军都准备好了,结果罗艺就这么失败了。 如果他没有选择造反,最起码性命还是有保障的,从李世民对待太子旧部的态度就能看出来,有不少虽然是太子党的人,却也依然受到了重用。 只能说,罗艺动手的太仓促了,太怕死,反而把自己推上了一条死路,但这也是性格使然,因为怕死,所以要造反,又因为造反,绝了他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