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树烧光了,人救不到,以色列等来的不是支援,是一记外交空枪

4 月 30 日下午,以色列耶路撒冷西边突发大规模山火。 熊熊烈焰迅速吞噬山林,滚滚浓烟直冲天际,从市区都能清晰看到那骇人的景象。 以色列政府当晚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可这次与以往不同,火势凶猛异常,且以色列多方调度混乱。 令人诧异的是,以往会伸出援手的中东邻国此次集体沉默,以色列本指望能等来支援共抗灾难,可最终却只等来一记外交空枪。

面对熊熊燃烧的山火,以色列周边也是选择集体选择沉默。 比如约旦、黎巴嫩、埃及等中东邻国,别说以前与以色列发生过战争了,就说现在也是偶有冲突。 所以在这个时刻,他们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参与灭火,也没有发表任何官方声明表示关切。

偏偏此时,却是关系紧张的巴勒斯坦主动向以色列伸出援手,提出派遣救援队协助灭火。 然以色列政府对此提议却迟迟未给出正式回应。

看到自己的邻国态度,以色列沉默,反而开始向希腊、塞浦路斯、克罗地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请求紧急消防援助。 既然以色列开口了,这些欧洲国家也开始行动起来。

距离以色列发出求援信号,直到 5 月 1 日下午,援助飞机才陆续抵达现场。 法国率先行动,派遣了一架消防飞机紧急飞往以色列;意大利派出了三架;希腊派出两架灭火飞机。 也就是说,这3个国家,总共就派了6架消防飞机,还是在第二天。

不过,值得注意的则是美国的态度。 美国和以色列是传统的盟友关系,此前,不管以色列和其他国家发生什么冲突,美国几乎“无脑”站在以色列这边。 但这次的大火,美国不仅没有明确的公开声明,就连高级官员也是比不作声。 就更别说向以色列派遣消防飞机或者救援团队了。 所以,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以色列只能依靠自身地面力量苦苦支撑。

仅仅这两天的时间,这场山火带给以色列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山火烧到了连接耶路撒冷与特拉维夫的 1 号高速公路,物流成本瞬间增加 40%,每天的损失预估高达 800 万美元。

犹地亚山脉约 2900 英亩(约 11.7 平方公里)的林地,被大火彻底 “烧焦”,14 种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极有可能遭到永久性破坏,这片土地的生态要恢复,起码得 30 年以上。 绵延的山火,至少让 10 个社区的居民,累计超过 2.3 万人匆忙逃离家园。 其实,以色列若是早些重视,或者早些与邻国合作,这场山火造成的危害绝不可能这么大。

早在 2016 年,以色列北部那场大火就暴露出消防系统整合不足的严重问题。 一份专门报告建议,应整合各地消防系统,统一采用新的无线通信频道,同时建立统一的调度平台,以提升消防应急能力。 可现实却很残酷,这些建议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未能真正落地。

部门利益冲突首当其冲,以色列的消防系统与军队分属不同指挥体系,各部门都紧紧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今到了2025年,由于系统无法对接,以色列的消防员和军人就像无头苍蝇,不知道彼此的行动安排,人员调配也不畅,最终陷入混乱。

在2019年,以色列与塞浦路斯曾就携手打造火灾预警系统展开深入商讨。 塞浦路斯凭借自身优势,拥有先进的风场模拟技术,能精准剖析大气流动规律,还能敏锐洞察海洋与陆地间气流的微妙变化。 以色列这边,卫星图像技术可从高空俯瞰大地,注意每一处细微状况,红外探测技术更是能捕捉到哪怕极微弱的温度异常,这些技术对火情监测极为关键。

按规划,双方技术一旦整合,就如同给森林防火安上了“千里眼”与“顺风耳”。 同时,共享空中交通管理数据,也能让各方救援力量的调配更高效、更顺畅。 但在谈判过程中,以色列的态度确让合作受阻。

出于对南部边境实时监控数据可能泄露军事机密的担忧,以色列坚决拒绝共享相关数据。 塞浦路斯见以色列如此决绝,考虑到自身技术优势的安全性,随后也拒绝开放风向模型。 双方僵持不下,最终这场本有望改变区域火灾防控格局的合作谈判彻底破裂。 到了2025年以色列耶路撒冷山火肆虐之时,这一合作的夭折带来了严重后果。

如今,至于火灾的起因,目前还扑朔迷离。 以色列警方在东耶路撒冷迅速逮捕了一名涉嫌纵火的男子,一时间,极右翼官员趁机指责这是巴勒斯坦人发动的“恐怖袭击”,可他们却拿不出确凿证据。 而从自然因素来看,当时以色列正值旱季,气温一直维持在 30℃以上,山区的草木早就干燥得如同易燃的干草垛,一点就着。

再加上强风以每小时 90 至 110 公里的速度呼啸而过,火借风势,瞬间就形成了难以控制的熊熊大火,快速蔓延开来。 这场大火究竟是人为恶意纵火,还是极端天气下的意外悲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评论列表

清风作别
清风作别 2
2025-05-06 22:36
这本来就是巴勒斯坦的领土只不过被强盗霸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