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读懂城市|“三遗之城”都江堰自在“圈粉”的三重境界

节假日出游,人们各有各的偏好和选择。但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到何地度假,人们所追寻的都莫过于“自在”二字。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有一座城市就以此为主题,努力为游客奉上一趟舒心、自在之旅。

南桥夜。图视觉中国

它就是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三大桂冠为一身,全球屈指可数的“三遗之城”——都江堰。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都江堰市全域接待游客188.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9亿元。其中,仅青—都景区(含后山)就接待游客38.8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358.25万元。

在文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如何能够持续圈粉,成为让五湖四海游客倾心的出游选择?从这个五一假期的火爆中,或许就能找到一些答案。

01

极致宠客多元文旅业态,让游客不虚此行

文旅竞争的本质是“服务力”的较量。五月是全年出游的最佳时节之一,五一假期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长假。为接住这波假期文旅流量,各地都铆足了劲。都江堰市也再度延续了以往的“宠客”精神,在服务保障和文旅项目筹划上,都展现了作为老牌文旅城市的诚意与成熟,全力为游客沉浸式体验“自在都江堰”的独特魅力,打造一个称心的环境。

宝瓶口。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服务保障方面,一些细节上的安排,让很多游客都能感受到景区宠客的周到:假期期间都江堰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对外免费开放;景区游道各点位都启用了“行走”的医药箱、设置了临时医疗应急救护点,并安排医护人员驻点值守做好应急救护;实时开展人流量检测,及时开启景区应急通道,避免拥堵……

当然,“宠客”对都江堰市而言,并不仅仅是一种节假日期间的临时选择,而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常态化机制。如酒店服务业全年提供延时退房、续住打折服务;持续优化全市旅游咨询服务及投诉受理机制,设立了30万元的“旅游纠纷快速赔付诚信金”;对游客车辆实行轻违章“只提醒、不处罚”;为游客及时发布避堵指南、避暑宝典……

这套服务体系,还特别照顾到了外籍游客的需求。此次假期期间,各景区专门针对境外游客设置了温馨提示和大学生志愿岗,引导境外游客到游客中心咨询具体服务,并联合相关主体加大离境退税政策宣传。此外,多语种讲解、外卡取现、境外游客在线票务预订、AI智能翻译屏等如今在都江堰市主要景区也成为标配。这样的“国际化”服务环境,也获得了入境游客的青睐——2024年,都江堰市重点景区接待入境游客超40万人次,同比增长65%以上。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值得注意的是,都江堰的文旅服务体系,还延伸到游客对周边游的出行需求上。近年来,该市围绕打造文旅综合节点城市,主动服务成都都市圈精品旅游环线、川西旅游黄金走廊、巴蜀文旅走廊,开通渝-都、青城-峨眉高铁专线,实现景区动车直达及城市候机楼由5A景区直达机场的省内首创,建成青城山鹭岛直升机起降点,成灌快铁公交化运行,“快抵慢游、高效集散”的节点城市功能持续增强。

健全的服务体系之外,“古今辉映、动静皆可、老少咸宜”的丰富文旅业态,更是奠定都江堰在八方游客心目中“理想出游地”地位的基本盘因素。

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两大超级IP的吸引力自不待言,它最大限度满足了多数游客“寄情山水”的需求。但来到都江堰的游客会发现,打卡这两大IP,也早就不仅仅是“看山看水”意义上的“到此一游”这么简单了。

如这个五一假期,都江堰伏龙观广场就结合熊猫堰工主题IP打造了“治水密语·薪火相传”的体验场景,游戏环节巧妙融入都江堰治水文化精髓,游客可与NPC进行治水口诀对答。同时,在二王庙东苑附近设置的“伏龙沙戏·分水体验”活动区,游客还能用刷子在沙盘上模拟“四六分水”奇妙过程,直观感受都江堰治水理念。

青城山景区则活化利用白娘子这一天选代言人,为游客增添一系列的个性化体验。如“青城山下白素贞”巡游活动邀请游客与演员们一起参与剧情互动,现场持续火爆;《白蛇·一念青城》快闪活动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让游客沉浸式参与;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都江堰金丝楠乌木博物馆等场馆推出手工制作、特色展览、青城茶染技艺、武术研学、茶艺体验、竹编制作等非遗之旅……

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都江堰市各镇(街道)也精心布置了各类富有特色的地域化乡村旅游活动:在“五采”蒲阳采笋节,游客漫步翠绿竹海,可体验趣味采笋,感受山林野趣。活动还特别推出特色乐游线路,为亲子家庭、摄影爱好者等不同群体定制了专属玩法;在青城道茶观光园,“五一”市集游园会上,游客可体验茶皂、香包DIY,参与投壶、射箭、对弈等活动,还可以感受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在青城山镇的问花村、楠林诗语、花田久地等地,游客则能畅饮精酿啤酒、逛吃川味市集、加入星空露营派对……

可以说,作为“三遗之城”,都江堰既有世界遗产、秀美山水,又有人文雅韵、特色美食,这种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和丰富的特色体验场景,再搭配时刻在线的称心服务保障,高效兼顾了不同需求的游客的多元化出游诉求——休闲、度假、养生、团建、带娃、团聚等等,都能在此轻松寻觅一方“自在”之地。

02

超越经典,“玩法”上新

2002年,曾多次到访都江堰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又一次游览都江堰和青城山后欣然题词:“此生有两事可为,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此后,“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就成为都江堰对外最知名的标签之一。

不过,都江堰的文旅发展并没有限定于这样的标签。或者说,今日之都江堰的文旅全貌,已远远超出青城山、都江堰这两大经典IP所承载的想象。事实上,近年来都江堰市已逐步形成了“大遗产、大青城、大灌区、大熊猫、大冰雪”五大IP。这种在经典IP基础上的不断推陈出新之势,正是吸引无数游客“到此一游”且“一来再来”的另一个突出原因。

这个“五一”假期,都江堰文旅的一系列创新动作,就给很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联动融创文旅城、虹口漂流、皮影艺术博物馆等消费场景,推出东海龙宫玩水季、热雪燃脂季、虹口漂流季、皮影制作半价体验等夏季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活动期间,融创水世界化身东海龙宫精彩开园,推出哪吒、敖丙COS水上飞人等演艺活动,策划敖光、太乙真人、结界兽等哪吒2经典角色互动巡游,吸引不少游客打卡。

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热雪奇迹则开启超能热雪燃脂计划,联动异业品牌合作推出“朋克养生·食补回血”雪场新玩法,打造“滑雪+潮流”娱雪新场景。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融创乐园,都江堰的冰雪经济近年来持续出圈。数据显示,年均超15万滑雪爱好者涌入融创雪世界(热雪奇迹),承接10余万人次专业滑雪训练。2024年,都江堰冰雪旅游营收超1.3亿元、同比增长20%,让“大冰雪”这一新IP熠熠生辉。

除了冰雪经济,都江堰的夜经济体验如今也成了不少游客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天府源“蓝眼泪”作为成都市100个特色消费场景之一,近年来在互联网上持续出圈,已成为都江堰市的知名打卡点之一,让全国众多游客欣然前往。这个五一假期,就有不少游客专为感受灯光映射下如翡翠般碧蓝的岷江水而来。

另一方面,集啤酒品饮、特色美食、避暑休闲、体验旅游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夜啤酒美食节是都江堰市的标志性传统特色节庆活动,也成为不少游客来都江堰避暑休闲和消夏旅游体验的首选产品。今年五一假期,亚蓉欧国际啤酒商品展在南桥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等18个国家的千余种进口商品、非遗文创商品等同时亮相,更为夜啤酒美食节增加了一抹亮色。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都江堰市持续培育夜间旅游消费,围绕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重点拓展“夜食、夜游、夜展、夜秀”等延时消费业态,推出“南桥晚风—蓝色眼泪—仰天熊猫—水街夜啤”夜游路线。以水街、新堰坎等夜间消费打卡地为载体,聚集文娱、美食项目20余个,有效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消费链。2024年,灌县古城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今年五一假日期间,都江堰市共接待过夜游客超50万人次。

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说到都江堰的文旅场景创新,还不得不提低空经济。乘坐直升机,翱翔蓝天,俯瞰20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连绵起伏的青城山及灌县古城所构成的壮丽画卷……这是如今游客在都江堰所能解锁的新体验。并且,与很多地方不同,由于具有592—3000米高差带来的丰富地貌,都江堰的低空飞行体验别有一番特色。

从冰雪经济到夜啤酒美食节,再到低空经济,这些热门新潮的玩法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都江堰“碰撞”,多少传递出一种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反差萌”,这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游览体验、增添了新鲜感,也开拓了外界对于都江堰的新认知、进一步提升了体验兴趣。

如果说,靠谱、在线的文旅服务和丰富的文旅业态是让游客能够“自在”游玩的第一重境界,那么与时俱进地持续创新文旅体验,给游客制造超预期的松弛感乃至惊喜,则算得上是让游客能够自在畅玩的第二重境界。

但都江堰带给游客的“自在”,还不仅如此。

03

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和人文底蕴优势,释放“情绪价值”

在当前这样一个极力推崇情绪价值的时代,一个文旅目的地要想最大程度俘获人心,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品质,即能够真正给游客提供疗愈价值和情感上的加持。这正是都江堰让游客获得“自在感”的第三重境界。

这或许是冥冥中的一种“巧合”。穿越两千年风雨的都江堰所积淀的文化内核,与今时今日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要,形成了一种遥远的呼应。比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对应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就与这个时代人们对“诗与远方”的追求,有着一份隐秘的精神上的契合。甚至,作为世界上人均拥有大熊猫最多的城市,都江堰的“特产”之一——熊猫,也正是最具解压感的动物。

当前的都江堰,也在积极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和独特的人文底蕴优势,努力把这份“情绪价值”进一步放大,并创意打造更多可触可感的体验场景。比如,这个五一假期,青城道茶、茶溪谷和一亩园采茶体验、玫瑰·花溪谷千亩花海,朱家湾林盘休闲露营、竹海洞天采笋品竹宴,大桥湾·风铃渡乡村坝坝宴等,都致力于为游客提供可休闲、放松的原生态体验,在自然中获得慰藉。

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都江堰还充分发挥其近郊游和微度假的独特优势,以民宿经济发展为核心,巧妙融合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致力于推动民宿向标准化、品质化、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正逐步形成川内独具原生地文化特色和丰富体验的民宿集聚区。

公开报道显示,都江堰市从2021年启动了民宿品质提升行动,近3年来,通过政策帮扶、风貌改造、景观提升和文化植入等措施,全市的民宿规模发展到600余家,精品民宿增加到180余家,形成了体验特色化、形象品牌化、富民常态化的“青城名宿”产业集群,呈现出“远观雪山、近赏山水、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民宿发展新风貌,为游客的休闲度假,提供了特色化的理想空间。

图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此外,都江堰市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旅资源,努力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以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休闲旅游集群化发展为路径,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普、体验、康养型休闲农业项目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为各地游客奉上“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指南。

再结合看水、登山、滑雪、夜啤酒、低空飞行等新旧IP的巧妙搭配,这些既有原生态体验、又有刺激新玩法的文旅场景组合在一起,为游客所构筑的,正是一个能自得其乐,且富有“在地化”特色的休闲、放松胜地。

当游客在飞沙堰实地感受“正面引水、侧面排沙”的工程美学,在青城山零距离聆听松涛与道乐的和鸣,在青城道茶现代农业产业园逛茶山、赏茶景、吃茶餐、住茶宿、洗茶浴、观茶艺、看茶剧,在融创雪世界体验反季滑雪的清凉并收获运动所释放的多巴胺……都江堰已不仅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坐标,更成为治愈身心的文化道场和一种值得追寻的烟火与诗意兼备的生活美学。正如余秋雨所言,人们感受的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它所昭示的也是当代文旅竞争的一个常识:真正的文旅标杆,不仅要以硬核服务承接流量,更要以文化底蕴滋养心灵。

青城山。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