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提出人体“保质期”: 门诊中遇一患者,男,63岁,自称“全身是病”,并

提出人体“保质期”: 门诊中遇一患者,男,63岁,自称“全身是病”,并感叹说:60岁之前,身体良好,退休后体质断崖式下降,体弱多病,精力不济,并强调说,“国家规定60岁退休,确实是对的”。我告诉他,国家规定60退休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知道生鲜食品等物件都有保质期,其实人体也有保质期,应该是60年。 古人普遍认为衰老是一种自然过程,如二千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 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确实存在类似“保质期”的概念。 例如:大脑一般在20岁左右开始神经细胞会逐渐减少,到40岁时,神经细胞数量可能会比20岁时减少约10%。60岁以后大脑重量会逐渐减轻,脑功能下降,记忆力差、反应速度慢等。所谓“过去的事忘不了,现在的事记不住”。 心脏从40岁左右开始,功能也会逐渐减弱。心肌变得有些僵硬,泵血能力下降,所以容易出现疲劳、气短、心慌等症状。 骨骼在30岁左右,骨量会达到峰值。之后骨量会逐渐流失,尤其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会加速。50岁左右很多人会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症状,骨骼变得更加脆弱,容易骨折,常常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 眼睛从40岁开始,晶状体弹性会逐渐下降,调节能力变弱,出现“老花眼”。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患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风险增加。 牙齿随着年龄增长,表面珐琅质会逐渐磨损,牙龈逐渐萎缩,牙根暴露,容易出现牙齿敏感、龋齿、牙周病等问题。一般从60岁左右开始,牙齿缺失情况逐渐增多。 虽然人体有“保质期”,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可以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过了体保质期的人体,总会出现许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