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孙悟空与菩提老祖的聚散,都是非常的突然和意外。
孙悟空在花果山洞天福地称王已久,虽然逍遥自在,却不能摆脱生死,这才漂洋过海,来到海外拜师学艺。
从南瞻部洲到西牛贺洲,孙悟空漂泊多年来到灵台方寸山,得到山中樵夫的指点。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黄庭经》是道教的经典著作,包括《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清黄庭外景经》。
樵夫常年隐居深山峻林,守着菩提老祖这样的神仙高人为邻,不愿修行做仙,只愿为老母尽孝,自然也不是凡夫俗子。
西游神话中,第一个引渡孙悟空的神人出现。正是在樵夫的指引下,孙悟空才找到菩提老祖的洞府——斜月三星洞,并在此地得到了菩提老祖的秘授真传。
然而,孙悟空的引渡人一闪而过,便再也没有出现。就连后来菩提老祖与他的缘份,也是非常的突然。
一次偶然在师兄们面前的变化卖弄,菩提老祖便决心将其仓促赶回到了花果山。从此他们师徒间再无相见,只在三界留下了一段美谈。
唐僧与孙悟空的初次相遇,是在大唐与鞑靼交界处的五行山,也叫五指山,又名两界山。
大唐最为厉害的樵夫当属镇山太保——刘伯钦,站在两界山前,不肯再往前送唐僧一步。
“长老,你自己前行,多多珍重吧!我只能送你到此处 ,该原路返回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并非刘伯钦不愿再多送唐僧,而是他不能擅自越过界限,进入到鞑靼地界,再说那边的虎狼,也不归他降伏。
为此,刘伯钦向唐僧提出了辞行。
可听到刘伯钦的话语,唐僧表现出了无比的惊恐和泪目难分!如果不是太白李金星和刘伯钦两位引渡人的及时出现,他又岂能免遭于虎狼毒虫之口,平安来到两界山?
正在二人叮咛拜别之际,被如来佛祖镇压于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发出了一声震天雷响般的喊声: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请注意,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得遇观音菩萨的指点,等了唐僧500年,知道西行取经的师父近在眼前,喊出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师父快快救我!而是我师父来也!
刘伯钦圆满完成了引渡护送唐僧至两界山的使命和任务,而孙悟空从此守护在了唐僧身边,成为了唐僧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护法者。
文学作品《西游记》和网络中,对五行山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五种宇宙的自然能量来论,认为五行山是包含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的山;另一种,则是按照佛教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五种迷障情绪来论的山。
孙悟空乃天地日月精华孕育的仙猴,如来佛祖手掌所化成的五行山,自是压不住他,而真正镇压住孙大圣的,乃是后来的“六字真言帖”。
有观点称,孙悟空是心猿,代表着唐僧的心;八戒顽心色情未泯,代表着唐僧的欲望;沙僧处世圆通稳重,代表着唐僧的理性。
为何《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师,安排这样的情节,让孙悟空与菩提老祖和唐僧见面,又有哪些深意?
其一、再好的良师益友,也不能真正的介入他人的因果和命运;菩提老祖将爱徒培养好后,及时将孙悟空推入到了三界大融炉里,继续锤炼;
如来佛祖法力无边,也是将自己得意的二弟子,九死一生,十次投胎,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佛成圣;
其二、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引渡人出现,也会遇到不同的有缘人,可没有谁能真正陪伴谁一生。有些时候,需要自己上路,慢慢修行。
其三、迷时师渡,悟了自渡。人生中的引渡人,在解开你心中迷障,乃至送你一程后,结果也无非是告别。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最终修成正果,取得真经,还是要靠自己的本性具足,坚韧不拔。西游神话中的唐僧如此,孙悟空也是如此。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