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邹市明把两亿家底砸进黄浦江那年,所有人都觉得他能赢,2016年上海滩最贵的江景地

邹市明把两亿家底砸进黄浦江那年,所有人都觉得他能赢,2016年上海滩最贵的江景地段,18000平米的拳击健身中心开得轰轰烈烈,跑步机从德国空运,沙袋用比赛同款,装修砸钱像撒纸片。 奥运冠军的金字招牌一挂,两口子算盘打得噼啪响——上海白领不得抢破头来打卡?结果开业当天热闹得像明星见面会,转头客流量就跌得比股市还惨。 五六千一张的年卡贵得吓跑普通人,拳击课冷门得连瑜伽房都比不过,每月几百万租金烧着,最惨淡时整层楼空得能听见回声。 熬到2024年关门大吉,两亿存款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地鸡毛和会员退费的骂声。 有人心疼这对夫妻拼命,冉莹颖擦玻璃教拳击亲自上阵,邹市明44岁还打表演赛拉客;也有人骂他们蠢,拿个体工商户的执照管航母级场馆,连成本核算都不会。 其实早有人劝过:上海体育局数据早说了,拳击训练连健身市场3%都占不到,可他们偏要把棺材本押在冷门赛道上。 疫情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周边冒出50块一小时的拳击自助馆,直接把高端梦捶进地底,现在回头看,这场败局早写好了剧本——名气能换掌声,却换不来真金白银的生意。 你觉得名人开店最大的坑是什么? 这事哪是什么“奥运冠军不会经商”的老套故事?分明给所有迷信光环的人浇了盆冰水。 商场和擂台压根是两种游戏规则,擂台上靠拳头说话,生意场上得贴着地面爬。 你盯着自己头顶的光环陶醉,市场早把你的底裤看得精光——定价比同行贵三倍,服务却单一得像街边摊;18000平场馆不找专业团队,指望夫妻店模式能撑起商业帝国? 连路边奶茶店都知道先做市场调研,更狠的是疫情这记补刀,直接把赌桌上最后筹码扫进垃圾桶。 邹市明输得惨,但输得值,多少创业者和他一样,把热血当头铁,拿情怀当盾牌,最后被现实捶醒才懂:名人效应顶多算张入场券,真要在商海里扑腾,得先学会在冷水里憋气。 看看现在直播带货翻车的明星、开火锅店倒闭的网红,哪个不是掉进同一个坑? 倒是冉莹颖报班学管理、邹市明咬牙打比赛的劲头,比他们当年砸钱开店清醒得多,商海从不同情悲情英雄,只奖励那些跪着摸清规则再站起来奔跑的人。 拳王能用拳头征服世界,却打不赢市场规律的重拳,换作是你,敢押上全部身家赌一把梦想吗? 参考资料:中国企业家杂志——《邹市明首谈创业经历,“给自己打3分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