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网友提问:梁晗作为官二代花花公子,为何不像顾廷烨一样考两次也要去考公? 先理清一个误区:顾廷烨可不是单纯的“官二代花花公子”。他年少时虽顽劣,却实打实考中了举人,距离两榜进士仅一步之遥(全国每三年才几百个名额,含金量堪比现代高考全省前几百)。他坚持科考,一是骨子里有读书人的志气,二是想摆脱顾家内宅的阴谋——小秦氏的“捧杀”让他被父亲暴打、被兄长构陷,甚至白事上被算计导致生母枉死,科考是他证明自己的唯一出路。 反观梁晗,本质是被亲妈“溺爱”养大的纨绔。梁家荫封名额虽未必轮不到嫡子,但他既无顾廷烨的才学(上课都起不来),也无科考的动力——母亲吴大娘子对他只有纵容,从未引导其上进;他自己更习惯靠家世混日子,连“装样子备考”都嫌累。何况在他的价值观里,考不上会沦为笑柄,不如直接等荫封来得体面,典型的“没本事还怕丢脸”心态。 两人最大的区别:顾廷烨是被后宅阴谋逼得“不得不拼”,梁晗是被家庭溺爱惯得“不想拼”。一个在绝境中杀出重围,一个在温室里自我沉沦,本质是“捧杀”与“溺爱”催生的两种极端人生。 #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