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年,文天祥被押往刑场,一刀毙命。妻子欧阳氏赶来收尸,小心替他整理衣服,谁料1张纸条从夹层掉出,欧阳打开一看,顿时捂嘴痛哭。不久,她也自尽身亡了。 欧阳氏的哭声在刑场的角落里回荡,那哭声里满是绝望与悲恸,仿佛要将这世间的哀伤都宣泄出来。周围的百姓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他们中不少人曾听闻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对这位忠肝义胆的英雄敬佩不已,此刻看到他的妻子如此痛苦,心中也不是滋味。 “夫人,节哀啊。文大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精神会永远被铭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前,声音颤抖地安慰道。 欧阳氏却充耳不闻,她只是紧紧地攥着那张纸条,泪水不停地滴落在上面,晕染开了文天祥留下的字迹。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丈夫相处的过往,那些琐碎又珍贵的日常,如今都成了她最难以承受的回忆。 “你说过要陪我看遍四季更迭,要陪孩子们长大,你怎么能食言……”欧阳氏对着文天祥的遗体喃喃自语,她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灵魂已经随着丈夫一同离去。 在恍惚中,欧阳氏抱着丈夫的遗体回到了家中。家中的一切依旧,可却再也没有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孩子们围上来,哭着问父亲去了哪里,欧阳氏望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心如刀绞。她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夜晚,欧阳氏独自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孩子们,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想起纸条上的内容,那是文天祥对国家的眷恋,对家人的不舍,更是对自己的愧疚。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未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而自责。 “相公,你一生光明磊落,为了国家和大义不惜牺牲自己,我又怎会怪你。只是没有你在身边,这日子我实在过不下去……”欧阳氏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抚摸着孩子们的脸庞,心中满是无奈与不舍。 此后的日子,欧阳氏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机械地操持着家中的事务。她的眼神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彩,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每当夜深人静,她都会拿出那张纸条,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丈夫的存在。 终于,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欧阳氏为孩子们盖好被子,在他们的额头上轻轻落下一吻。然后,她回到自己的房间,穿戴整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解脱,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白绫……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房间,欧阳氏已经离去。她用这种决绝的方式,追随丈夫而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终于可以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