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个日本兵亲眼目睹战友摔死三岁幼童,他疯了一样阻止却被推开,于是,他逃出部队以乞讨为生,中国老百姓发现他是日本兵,依旧施舍给了他食物,日本兵感动的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冬,战争的铁蹄踏入黄河以南的泥土,一名年轻的日本军医山崎宏,跟随部队抵达中国战场,他出身医科,曾梦想着在东京开一家自己的小诊所,每日与病人打交道,靠双手治愈痛苦。 他从未质疑自己国家的战争行为,甚至带着一种模糊的“为国效力”情绪踏上中国的土地,他穿着军装,胸口别着十字徽章,以为这象征的是救死扶伤的使命。 一次村庄清剿行动中,山崎宏在被迫随行的途中亲眼看到一名同僚从一位中国妇女的怀中生生夺过一个孩子,那是个三岁大的男孩,睁着圆圆的眼睛,手里还抓着一块残破的布娃娃。 那名士兵像疯了一样高举孩童,用力地朝地上一砸,鲜血飞溅,四肢无力地垂落,妇女发出一声撕裂心肺的嚎叫,被旁边的人拉走,她的双脚拖出一道深深的沟痕。 山崎宏大脑一片空白,机械地冲过去,被同僚狠狠推开,跌倒在被火光染红的土地上,他在地上躺了很久,看着夜幕降临,血色与炊烟混成一种难以言说的黑。 他感觉自己像一件脏了的白袍,已经无处归属,自那日起,他找了个没人注意的黄昏,扯下军帽,割掉徽章,把军装反穿,踩着干裂的土地往南走。 他不懂中国话,也没有任何盘缠,靠沿路捡食腐烂的菜叶、野地里的残谷度日,四天过去,他的脸因风吹日晒早已皱裂,脚底的皮磨得通红。 他靠着一块石头坐着,手里紧紧攥着从军装里揪下来的一块布,上面沾着孩童血迹,黄昏时分,一个卖热饼的中年人经过,看见他瘫坐在地上,打量了他几眼,认出了那破烂衣角的军服。 山崎宏下意识缩了缩身子,没想到那人却掏出一只饼,扔在他面前,他看了饼一眼,泪水瞬间涌出。 他蹲在地上,手捧热饼,嚎啕大哭,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眼泪砸进泥土,烫出一圈圈浊水,他第一次明白,赎罪不是说出口的,而是要用整个人生来默默承担。 他一路南行,不再穿军装,甚至将头发剪得极短,模样近似流民,在济南城边的村镇,他靠给人挑水、清理猪圈换取一口饭,他不说话,神色沉静,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他开始偷偷为人生病的牲口上药,后来有人发现他居然懂医术,渐渐有农民找他看病,开始只是小病小痛,他用从药摊捡来的药屑做简单处理,不收分文。 他住在废弃的粮仓角落,风大时夜里要靠一堆柴火熬过,他用瓦罐熬药,把手头仅有的一本笔记本撕成纸条记录病症和草药配比,孩子的咳嗽、妇人的头疼、老人的腿痛,他一一细致处理。 有时他会一夜未眠,只为给一个发高烧的小女孩降温,春去秋来,他从“鬼子”变成了“老山”,村人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他不问报酬,药到病除。 几年过去,他始终沉默,不曾主动谈起过去,他学会了用汉语说“谢谢”,也学会了如何在夜里给马匹接生,他用医术换取理解,用耐心赢得尊重。 有一次村里发水,他抱着一个落水的婴儿跑了四里路找人,终于救回一条命,那家人把孩子取名为“宏儿”,说是感谢那位救命的“老山大夫”。 新中国成立后,山崎宏留在当地卫生所,依旧不争不抢,他放弃调升名额,把机会让给了年轻人。 二十年如一日,领着最低的薪水,却是最早出诊、最晚离岗的那一个,他不打牌,不喝酒,唯一的娱乐是翻看那本药草笔记,纸已泛黄,字迹模糊。 他活到了102岁,终其一生没有回过日本,只在晚年一次归乡短暂停留,又默默返回,他说不清心里那份情绪,只是总觉得留在这里,是他命中注定的安排。 那年他百岁生日,没有宴席,只有几位乡亲为他煮了长寿面,他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摸着那本被翻烂的医学书。 去世前一个月,他留下遗言,希望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教学研究,他没有子女,没有墓碑,只留下那间早已关闭的医馆和无数个村民的回忆。 那个冬天,黄土地上的哭泣还在流传,没有人再记得他曾经的身份,只记得那位蹲在路边、嚎啕大哭的老头,曾用一生将罪孽化作温柔。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青在线2022-01-14山崎宏:“我要留下来替日本人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