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解放军的备战进度,让美军高层“彻夜难眠”,再拖下去美军必败

解放军这几年在干的事情,已经让美军上将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美国印太司令部一把手塞缪尔·帕帕罗上将在一次公开活动上直言,中国的军事实力正在快速提升,美军在太平洋方向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帕帕罗认为美军在水下力量建设等方面仍旧有着存量优势,如果现在中美爆发冲突,美军应该能够取得胜利,但中国正在以远超美国的速度生产各类新的军事装备。 按照这位美军高官的说法,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4艘潜艇,中国则能够造出2艘潜艇,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8艘作战舰艇,中国却能够生产6艘。 帕帕罗所说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美国造船业在去工业化浪潮下持续衰落,与中国造船业实力的不断提升,使中美在海军舰船制造能力上的差距日益明显。 美国确实在核动力航母、核潜艇等领域有着更强的技术积累,以及更强的海军实力,但在造船业这一海军发展的根基出现问题,让美国海军将领们对于己方的存量优势能够保持多久产生了焦虑。 而从造船业延伸到整个制造业,中美的实力差距也越发明显,这种差距在战时将会着重体现在军工产能上面。 除了这种常态化的实力对比变化,另一个让帕帕罗感到担忧的点,是解放军近些年不断增强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 这位上将称,解放军军事训练的深度和广度均发生了非线性的变化,这让他“夜不能寐,彻夜难眠。” 帕帕罗会有这种感受实属正常,解放军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军事训练工作强度与各类演训频率确实有所提升,且解放军的演训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不久前,就有一支由055型驱逐舰率领的舰队,出现在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南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实弹射击等训练。

更显著的变化是在台海方向,解放军不仅保持着常态化环台巡航,还在围台军演中展开了更多针对性演练。 在“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解放军就展现了使用陆军远程火箭炮,定点打击台湾岛内重要天然气接收、储备设施的能力。 帕帕罗本人则在说到台海问题时,提到了他与前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交接时的对话,阿奎利诺当时便提醒帕帕罗,在其任期内中国就有可能收复台湾岛,帕帕罗可能要带领亚太美军与解放军一战。 对于这一点,帕帕罗深信不疑,直言中国大陆现在是在“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加强在台海的军事准备工作,等到所有人都意识到情况有变的时候,中国大陆早就做好了准备。 最后,帕帕罗还提起了2027年这个美国军政界一直所认为的中国大陆收台节点,认为中国大陆是要在2027年前,完成所有的对台军事准备工作,至于具体在何时动手,还要看后续局势的发展。 综合来看,帕帕罗此举确实有在美国国内渲染台海紧张氛围,配合特朗普政府向台当局索要更多“保护费”,并为印太司令部争取更多投入等多重考虑,但其此番表态足以证明,解放军针对西太平洋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而做的一系列军事准备工作没有错误。 这种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强化,不仅体现在外界所关注的军演等层面,还体现在了军改中的制度调整上面。 解放军已经重新修订了队列、内务、纪律这三大共同条令,对于军队日常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范,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新条令更加强调“备战打仗”这四个字。 中国会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主要是因为随着国际地缘局势的持续动荡,中国所要面对的安全威胁也在持续增加。 中国需要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来应对多个方向的变局,让美国等方投鼠忌器,不敢在台海等问题上轻举妄动。 综合而言,作为美军对华一线的最高指挥官,帕帕罗上将对中国军事实力发展所表现出的担忧,不仅折射出美军对自身工业基础衰退的焦虑,更凸显了中美在亚太地区战略博弈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面对中国军力的非对称提升,美国若固守零和思维,一味渲染对抗,或将加剧地区紧张。唯有美方正视现实,中美才有望为台海乃至亚太的和平稳定探索出路。 而中国加速军事装备生产、强化实战化训练、聚焦台海针对性演练,核心目标在于构建可信的威慑能力,以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种“备战打仗”的转型,既是对国际局势动荡的回应,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一言以蔽之,中国军事斗争准备的每一步,都是在以实力为盾,为和平发展争取战略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