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颠覆全球贸易体系,#加拿大零售商绕开美国直接找中国采购#】在全球最大的批发中心——义乌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加拿大零售商卢克·塞里安(Luke Therrien)穿梭于满是圣诞节饰品、钥匙圈和小物件的店铺间,寻找着他曾经通过美国中间商采购商品的供应商。
香港《南华早报》5月7日报道称,过去,这些美国中间商负责从数百家中国工厂挑选商品,并将其重新包装,随后提供给像塞里安这样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的北美零售商。但如今,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库存短缺和美国关税政策等问题日益严重,塞里安选择绕开美国中间商,在供应链崩溃之际寻求与中国建立直接联系。
虽然这种转变增加了实地考察的时长并面临后勤方面的障碍,但可能引领塞里安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更高的供应链。“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打开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说:“这个季节对我们来说会比较难熬,因为我们要为圣诞节采购。但从定价的角度来看,(从长远来看)这显然对我们更有利。”
“对于现在的任何商界人士来说,你都必须精打细算,找到新的方式来采购产品。这就是现实,我们将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采购转移到美国以外,并努力寻找更多的直接参与者。”塞里安说道。
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意挑起贸易战,重新绘制全球供应链的版图。关税不再仅仅关乎成本问题,也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商品的采购、贸易和跨境运输方式。
一方面,像塞里安这样的买家绕过美国中间商,直接与中国供应商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商也正目睹美国市场内部变得日益混乱——从海关积压货物到不稳定的关税执法,这种压力正从内部瓦解长期建立的贸易通道。
将超过70%的商品出口到美国的黄峰(音译)表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使当前局势愈发难以预测。“有些集装箱货柜被征税,有些却没有,”他说:“我们被告知,以后可能需要支付差额,但没人确切知道如何支付或何时支付。现在完全是一团糟。”
他补充称,尽管自己长期专注美国市场,但转战其他国家并非易事——尤其是考虑到现有业务规模与标准要求,加之出口商仍受益于美元的主导地位这一事实。但他表示,如果美元失去其全球地位,将不会继续与美国做生意。
“我不想再对美国(市场)加倍下注了,”他表示:“这个国家的信用状况正在崩塌。老实说,我对它没有多少信心,也不怎么喜欢它。”
《南华早报》指出,美元目前仍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贸易货币,对出口商而言,以美元结算往往意味着更可预测的付款方式和更优惠的汇率,尽管风险日益增加,这仍是许多出口商依旧冒着风险坚守美国市场的关键原因。
但近来,国际贸易战风险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形势更为严峻。短短数周内,美国政策混乱已经重挫数十年来人们对美元这一世界储备货币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