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1581年,皇帝朱翊钧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他无意中看到端糕点的小宫女,越看越

公元1581年,皇帝朱翊钧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他无意中看到端糕点的小宫女,越看越好看,于是就情不自禁,当天就偷偷宠了她。完事后,朱翊钧神清气爽地走了,小宫女流着屈辱的眼泪留在当地。

按照明朝的宫规,只要是被皇帝临幸过的女子,都会登记在册,以便日后给她名份,显然朱翊钧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几天后,朱翊钧身边的太监提醒他是否给这名宫女名分,朱翊钧也仅仅是赏赐了她一些金银珠宝。

这名宫女姓王,本来是进宫选妃的,没想到妃子没当成,反倒成了朱翊钧生母李太后宫里的一名宫女,结果还是没能逃脱成为皇帝女人的“噩运”,被朱翊钧临幸了。

自从那日之后,王氏一直惴惴不安,每次见朱翊钧到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她也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不敢抬头。

朱翊钧偶尔也会去看王氏的反应,如果此时你认为朱翊钧是对王氏有意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朱翊钧压根就没将她放在眼里。

他只是担心王氏会在李太后面前告他的状,好在一切如常。

不过凡事自有定数,朱翊钧似乎高兴的太早了。

一天,王氏在李太后身边当差时突然晕倒了,经过检查才知道她竟然怀有身孕。

宫女将此事禀告给了李太后,李太后听后非常愤怒,没想到她慈宁宫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

于是李太后马上命人将王氏带到跟前,质问道:“这些年,哀家待你不薄,你怎么就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来呢?你快说,你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当王氏知道自己怀孕时,整个人也是懵的,如今被李太后一质问,更是吓得六神无主,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太后见她不说话,便命人将王氏带下去责罚。

这下王氏彻底慌了,她赶紧求饶道:“请太后开恩,奴婢肚子里的孩子是陛下的。”随后王氏便将朱翊钧临幸过她的事情告诉了李太后。

李太后听完,顿时转愤怒为喜悦,赶紧将王氏扶起来,还特意派人将朱翊钧请了过来。

朱翊钧一到慈宁宫就看到李太后正笑着跟王氏说话,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以为李太后知道了他临幸王氏的事情。

他正想装糊涂,不料李太后抢先一步开口道:“皇帝,你可真糊涂,王氏都有身孕了,也不派人通知哀家,这可是你的第一个儿子呀。”

这句话瞬间将朱翊钧打入了万丈深渊,他再不愿意,为了皇家血脉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但是自此他对王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都更加厌恶了。

公元1582年,王氏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虽然是庶出,但毕竟是朱翊钧的第一个儿子,李太后很高兴,便让他册封王氏。

朱翊钧心里非常不情愿,可母命难违,他只能勉强册封王氏为恭妃。

都说母凭子贵,但王恭妃并非如此。

自从他有了儿子朱常洛之后,朱翊钧就很少去看望过他们母子,得不到宠爱的妃子和皇子,连伺候的奴才都没给他们好脸色。

好在李太后对他们母子还不错,在吃喝用度上不曾亏待过他们。

因为作婆婆的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她很能理解王恭妃的处境,只是她比王恭妃幸运一点,能得到先帝的宠爱,才有了如今的位置。

朱常洛四岁的时候,立太子的事情也被摆上了台面。

因为当时皇后没有嫡子,按照明朝的规定,朱常洛作为长子理应立为太子。

可是朱翊钧并不喜欢这个儿子,他中意的是宠妃郑贵妃所生的三皇子朱常洵,郑贵妃凭着皇帝对她的宠爱,也经常给他吹耳边风,不断打压王恭妃母子。

朱翊钧有自己的小算盘,又不敢违背祖宗的规定,所以立太子这件事就一直拖着,没想到这一拖就是15年。

在这个过程中,朝中大臣多次提议,但朱翊钧充耳不闻,还因此事逼退了不少重臣。

对于朱翊钧这种做法,李太后一直无法理解,后来在她的逼迫下才得知,原来朱翊钧介意的一直都是王恭妃的身份,他不想立一个宫女所生的孩子为太子。

但是朱翊钧却忘了,他自己当初也是宫女之子,最后李太后不得不再次提起自己的出身,才骂醒了他。

朱翊钧迫不得已只能册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王恭妃却并没有因此沾光,而是被朱翊钧幽禁在了景阳宫。

朱翊钧还下令任何人都不得探望她,包括太子朱常洛。

母子二人就这样整整十年都没有见过面,思儿心切的王恭妃整日以泪洗面,将自己的眼睛都哭瞎了。

就算后来朱常洛有了儿子朱由校,她被晋升为贵妃,也仍然没有摆脱被幽禁的命运。

朱由校虽然贵为太子,却还是个可怜的孩子。

母亲明明健在,却因为父亲的缘故不能守护在自己身边,连偶尔的探望都不被允许。

公元1611年王贵妃病危,得到消息的朱常洛立即恳求父亲让他去见母亲一面,朱翊钧见儿子一片孝心,终于同意了。

当朱常洛来到景阳宫时,里面荒凉的景象,不禁让他湿了眼眶。

尤其是在他看到躺在床上形如枯槁的王恭妃时,再也控制不住,跪在王恭妃床前痛哭起来。

王贵妃在临终前能够再见儿子一面,没有了遗憾,随后带着微笑离开人世。

王贵妃死后,朱翊钧并没有将她风光大葬,而是随便挖了一个坑将她埋了。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是皇帝,自己却终生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