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从最新巴印冲突,歼10-CE轻松击败法国阵风战机就能看出,在蓝星上,中国军工对其

从最新巴印冲突,歼10-CE轻松击败法国阵风战机就能看出,在蓝星上,中国军工对其他国家可以说是碾压式的存在。 最近南亚次大陆的空中较量再次引发军迷热议——巴基斯坦空军在边境冲突中出动歼-10CE战机,与印度空军的法制"阵风"展开对峙。 外媒报道称,巴方飞行员凭借歼-10CE的敏捷性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优势,多次在模拟对抗中占据主动,甚至被传"击落"对手,这场"中法战机隔空PK"的戏码,让中国军工再次成为话题焦点。 歼-10CE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三代半战机,其"蚌式进气道"设计和PL-15E超视距导弹的组合堪称"空中狙击手",而法国"阵风"则以多用途能力和"流星"导弹闻名,两者交锋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轻功高手"对战"全能剑客"。 虽然实战结果受飞行员素质、战术配合等多因素影响,但歼-10CE的表现无疑给中国航空工业打了场漂亮广告——毕竟这是首次有国产战机在准实战环境下直面西方顶级装备。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较量背后藏着全球军贸市场的暗涌,此前中东某国放弃"阵风"转购歼-10CE的消息已让巴黎跳脚,如今巴铁用实战数据带货,恐怕达索公司又要连夜改PPT了。 歼-10CE的亮眼表现固然值得骄傲,但需理性看待中西方军工的竞争格局,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尤其在电子战系统和导弹技术领域已局部领先,不过法国"阵风"作为经过实战检验的多面手,在舰载适配性和核打击能力上仍有独特优势。 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机比武,而是体系对抗。巴印冲突中,预警机支援、地面雷达网和数据链协同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中国军工的进步在于构建了完整产业链——从霹雳导弹到氮化镓雷达芯片全部自主可控,这种"不被卡脖子"的底气确实碾压多数国家。 但也要看到,美国六代机原型已试飞,欧洲也在推进"未来空战系统",中国军工需要保持"学霸模式",既不能因局部突破而膨胀,也无需对传统强国盲目崇拜。 就像网友调侃的:"歼-20负责碾压,歼-10CE负责性价比碾压,这波属于降维打击了,"真正的碾压,永远是下一个技术代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