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无论日常是什么样的人,有多强势,生病的时候都脆弱。只要进了医院,大家都会把医生奉

无论日常是什么样的人,有多强势,生病的时候都脆弱。

只要进了医院,大家都会把医生奉若神明。我记得我妈住院的时候,心心念念的都是医生一定会把她治好。哪怕癌症晚期最后一次入院,她依然对医生保持一百分的信任,跟我说这次治不好不会让她出院。

这是一份美好的寄托,也是一份深重的信任。

医生在病人心中,形象几乎完美。

这种完美,既是职业光环,更是职业操守。如果躺在床上的病人,知道自己被麻醉的时候,主刀医生为了个人情感与情绪,愤怒地拉着小女友离开,作为病人的信仰与作为医生的光环,就同时坍塌了。

至于身为规培医生的董小姐,在这里我不评价4+4是否合理,以及网传她的家世是否完全真实,毕竟这方面我也不是专家。

而且医二代也不完全是坏事,李时珍还是医二代呢。包括这次帮盘尼西林乐队迎来泼天富贵的麻昊宁医生,之所以敢跟肖医生硬杠,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是医二代。

只要“医者仁心,术精岐黄”,是不是二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

但只要看一眼董小姐的社交媒体内容,相信大家都会发誓不要把自己和家人交到这样的医生手里。

可能也是我的刻板印象吧,戴着皮质Choker上班,一条百字文里,出现三位哥哥,这姑娘可能不是在规培,倒像是在演短剧:重生,我在一线三甲医院当院花。

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东西建立起来需要天时地利、下定决心,坍塌起来却可能是一瞬间的随心所欲。

肖医生在手术室的表现,董小姐在社交媒体的秀晒炫,比他们之间的感情更让人心惊肉跳。

因为感情是私事,大家共情谷医生遇人不淑,但以她的身份跟能力,离开肖医生应该可以过得更好。

现在这个风波越闹越大,是因为事件中所波及的行业及当事人所呈现出来的、对于所处职业的轻率,关系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系统性信心。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甚至人类的宿命,就是起于医院、终于医院,医院是我们又敬又怕的地方。与医生混乱的情感相比,我们更怕连带着情感问题,令原本应该十分严肃的培训体系、内部关系也一同混乱。前者受苦的是肖医生的前妻与女儿,成年人因果循环不虚,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而后者,与所有人相关,纯看运气,我们不怕因果,怕的是啥都没做、啥都不知道,但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对于这件事,我们关注的不是八卦,是我们自己。

原本3年拿到的规培证,董小姐一年就拿到了;原本治病救人的肖医生,一门心思英雄救美做赘婿;原本严肃的手术室,成了激流暗涌的茶水间……

仅仅只是调离,能否让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敬畏?

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医院是最不应该出现江湖的地方。或者至少在这个江湖里,还有一片净土,是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亲;是放下个人恩怨,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放下病人,先解决同事。

个人的道德问题,往往体现群体的生存土壤,这是整件事情让人细思极恐之处。

希望通过扎住这个微小的伤口,能够带来更广阔的行业健康。肖医生也不必觉得委屈,在走捷径之前,就应该想到世间捷径都有代价,何况是这种靠伤害他人获得的捷径。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医生不容易,向好医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