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1年9月,张书海被执行死刑,留下一张照片,到了这个时候他的眼神还透露着凶狠

2001年9月,张书海被执行死刑,留下一张照片,到了这个时候他的眼神还透露着凶狠。 张书海是退伍军人,他拉下水的还有从警校毕业的高材生儿子张宏超,以及亲侄子,他们一家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道理,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一起跳下去。 张书海没有文化,他的儿子张宏超能考上警校也是属于祖坟上冒青烟了,张宏超把自己从警校学来的本事用到了犯罪上,这也就导致他们的行踪十分诡秘。 张书海从小就不喜欢说话,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不想和其他人交流,父母原本想让他学点知识,奈何他自己不肯,执意要去社会上打拼。 当他真正去了社会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由多么天真,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他一概不知,想学的东西也没人肯教给他,于是他就想着做生意。 但他家中没有雄厚的背景更没有相熟的人脉,而且他的年龄也才十六岁,最终什么也做不了,家里便想方设法给他虚报了年龄把他送到部队当兵。 部队生涯结束后张书海被分配到村子里工作打小也算个管事的,但他不满足自己只能做到这个地位,他铆足劲要出人头地于是便决定下海经商。 张书海没有经商的头脑,他只有一个莽撞的头脑,妻子劝他不要想一出是一出,他们现在的生活吃穿不愁的何必要折腾那些? 但张书海觉得自己一定能在商人这条道路上走的很远,于是他就带着全部的积蓄投入了生意的行当。 别人做什么生意他也跟着做什么,最后的结果是别人都靠本事挣到了不少钱,他靠本事把本钱赔的一干二净。 妻子实在是受不了他的“不务正业”于是就果断的离开了他,两个儿子就丢给张书海照顾,好在两个孩子都老大不小了,也不需要他怎么费心。 张书海也没什么真本事传授给儿子,他每天只琢磨着什么生意能让他一夜暴富,这两个儿子也在他的影响下幻想着同样的美事。 张书海的大儿子张宏超算是有点本事,他考上了河南公安专科学校,虽然不是本科,但那个年代能上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学校的教学很认真,张宏超在这里学到了不少好东西,他的这些知识也在日后帮上了大忙。 张书海在创业上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他卡中的积蓄越来越少,在儿子毕业之后他们一家人窝在一个小房子中混吃等死。 张书海决定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他一定要逆天改命,而他逆天改命的方法在拿到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之后彻底确定了方向。 什么地方钱最多?那必然是银行啊,于是张书海在暗中购买了一些手枪和火药,他自己在家中制造了土炸弹,然后就开始寻找同伙。 他从没想过和外人合作,如果和外人合作的话挣来的钱要分出去很多,于是他就想到了“家庭作坊”。 张书海觉得就算是下水也要一家人整整齐齐的,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好有个照应,但他的儿子却不这么想,张宏超不想让弟弟掺和进来,但奈何他无法篡改父亲的想法。 于是张书海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妹妹一家,以及他的老母亲一起加入到这个荒唐的案子中来。 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张书海带着家人开始了行动,他们手中拿着热武器头上带着面罩光天化日的闯进了银行。 第一次行动很顺利就完成了,尝到甜头的他们彻底收不住手了,不管是私人的商户还是银行以及其他的商店,都是他们下手的目标。 有一次张书海抢红了眼直接开枪打死了人,直到这个时候他们知道停手避难,他们一家人平时的生活很是低调,花钱的时候也格外小心,身边人从来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正是因为他太过小心谨慎,才给警察留下了线索,张书海家中的锁盒和犯罪现场的一样,他不舍得丢掉这个锁盒,所以保存的很好。 而且作案时用的枪和钱也都藏在家中,他不敢大胆的花钱也不敢存进银行,这些钱也成了他暴露的原因。 而张书海的家人也在得知他们的犯罪情况后无一例外的选择帮忙掩盖,就这样他们一家人过上了低调的有钱人生活。 张书海选择带着家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他没有朋友,只有家人和他是一心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警察不会抓到他们,他有信心带着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才做出了这个选择。 而张书海的自信也让他带着家人走上了黄泉路,六个人被处以死刑,其他的则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谁也没跑掉。 信息来源:郑州特大抢劫案张书海等罪犯今天被执行死刑.——sina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