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红"柴怼怼"恶意造谣胖东来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场闹剧堪称教科书级的"碰瓷"表演:先是以"打假斗士"的姿态发布不实指控,在胖东来拿出完整监控视频和质检报告后,又立即删帖道歉,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这绝非个案,而是一套成熟的"黑红"套路: 1️⃣ 造谣阶段:精心编造耸人听闻的"黑料",给企业扣上"无良商家"的帽子 2️⃣ 发酵阶段:利用煽动性语言挑动公众情绪,制造对立收割流量 3️⃣ 收尾阶段:见势不妙立即认怂,美其名曰"知错能改"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类网红往往备有多个小号,一个被封就换马甲重来,把互联网当作法外之地。胖东来的硬核反击值得点赞,但仅靠企业自卫远远不够: 法律层面:必须提高造谣成本,推动"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的惩戒体系,让造谣者真正肉疼。 平台责任:不能止于封号,要建立网红信用档案,公开其收益数据,切断黑流量变现渠道。 公众觉醒:每次转发点赞都是在为造谣者"输血",让子弹飞一会儿,别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 这场闹剧折射出一个严峻现实:当良心企业要耗费巨大精力自证清白,当消费者在真伪难辨的信息中迷失,最终受损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础。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呼吁: 1. 支持胖东来追究到底,让"柴怼怼"们付出应有代价 2. 平台要完善审核机制,建立网红黑名单 3. 网友要理性发声,共同净化网络环境 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碰瓷式网红"无处遁形,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明! 人民网:胖东来需讨回公道 胖东来官网突然关闭 工作人员回应 市监:胖东来玉石合规毛利不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