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给了他30两黄金,让他去做生意,做什么不管,但是,组织什么时候要钱都得给,要多少就得给多少,没想到,最终他用这30两,不仅完成了任务,解放后还上交了1000万美金和12万两黄金,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有本事的人叫肖林。
肖林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15岁时就曾参加革命活动,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了各种革命运动,后来因多次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盯上,他们甚至强制肖林退学。
1936年,肖林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在民生公司当职员,工作期间,在卢作孚的影响下,他也积极宣传抗日工作,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1939年,肖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3月的一天,肖林奉命来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
时任处长钱之光紧握着他的手说:“小肖同志,周恩来同志要找我们谈话。”
周恩来告诉肖林,由于党的活动需要大量经费,党组织需要他去开辟“财路”,去做生意。
此时,肖林有些疑虑地看着周恩来,周恩来立刻看出他的心思:“不要怕别人说你唯利是图,你赚的钱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党的事业。”
肖林向周恩来保证,他会坚决完成任务。之后,他和妻子王敏卿就被川东特委护送到红岩接受培训。
之后,周恩来、董必武向肖林夫妻俩下达了三条指示:第一,从今天开始,你们夫妻两人的组织关系归董必武单线联系;第二,南方局给你们提供30两黄金下海经商,干什么自己决定;第三,党什么时候要钱你们什么时候给,分文不能少。
带着这样的任务,肖林和妻子在江津县城大西门附近的一条街道,开了恒源字号商行,肖林任经理,妻子当店员。
商行主要经营土纱、食糖、植物油等土特产。他们从湖北宜昌三斗坪进口土纱,再从江津转运食糖、柑橘到湖北,还代理中国植物油料厂在江津收购彩油,帮新运纺织厂收购原料、承销货品。
商行开业不久,就开始盈利,而后,他们还开设了分号。
到了1944年,他们的经营业务又增加了五金、木材、西药等种类。
肖林曾说“什么叫赚钱?只要有一分钱就要赚,只要有一分钱我都做。”
自从1937年,国民政府把重庆作为陪都后,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重庆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提高,这时候,毛巾、牙刷、卫生纸等都成了生活必需品,敏锐的肖林一下子从湖南进了很多吨这些东西到重庆,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卖掉,结果一下子就赚了上百万法币。
之后,肖林还在贵阳、昆明、武汉建了若干分销点。
肖林谨记周恩来的话,一旦组织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出去。
1946年5月初,根据周恩来和钱之光同志的指示,肖林开始把自己的业务逐步向上海转移。并把原来在重庆的大生公司改成了华益贸易公司。
上海交通便利、水路发达,日用工业品品种类齐全且价格低廉,肖林就把上海的日用工业品高价销售到内陆地区去,从中赚取差价。赚来的钱用来购买解放区所需要的物资。
肖林之所以有这么多钱做生意,其实还要得益于一个叫李弥的人。
李弥是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总经理是他前妻的表弟王肇昌,而王肇昌又是肖金妻子王敏卿的哥哥。
由于李弥在接收上海的时候,侵吞了大量日本财产,调到青岛驻防以后,他一分钱也不敢花,专门租了一套房子放这些钱。
肖林知道后,就到青岛注册了一个华益分公司,并通过关系联系到了李弥的妻子,之后,夫妻俩整天陪着李弥的妻子打麻将,而且每次都让她赢钱。
后来,李弥就认为肖林夫妇是他们的财神,就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饭,还承诺自己要出资办公司,赚了钱,他和肖林对半分。
当时山东解放区缴获了大量的美元和黄金,中央决定把美元和黄金运到上海,为地下党活动发挥作用,于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肖林。
这时候,肖林向李弥提出要做花生油的生意,因为花生油在山东地区倒到地上都没有人要,如果卖到江浙一带的话,可以赚到三倍的钱。
李弥听从了肖林的建议,并打着军事演习的旗号,用军舰帮他们运输。
最厚,肖林做了600多个花生油桶,油桶的上半部分一小点装的是花生油,油桶倒过来,里面塞的全是黄金、美元、法币。
就这样,肖林把这些钱全部安全送到上海。
这些美元后来被华易贸易公司用于开展业务活动,而法币则由肖林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
上海解放后,华益公司的历史使命也随之结束,肖林夫妇找到军管会,上交了全部所得。其资金折合黄金12万两,其他固定资产折价1000万美元,他自己最后只留了三块银圆。
后来,肖林退休后,他把保存的三块银圆交给了重庆红岩博物馆,作为他红岩经济战线工作永恒的纪念。
肖林夫妇作为中共地下金库的掌管者,从未想过要取国家一分一厘,无人监督便自我管理,掌管着可谓是国家的财政大权,却从没有为自己谋私一丝一毫的利益,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为崇高的事业奉献终生。
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信仰。坚守信仰是一个人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