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起刀落,将拦路白蛇斩成两段。刘邦离开后没多久,一个白发老太太赶来了,她见了被一刀两断的白蛇,嚎啕大哭,有人问她缘由,老太太说的话让人大惊失色。 公元前209年秋,沛郡泗水河畔飘着细雨。48岁的刘邦蹲在亭驿门口,盯着手里的竹简发愣。竹简上刻着朝廷诏令:押送300民夫去骊山修皇陵,逾期者斩。 从沛县到骊山千里迢迢,沿途苛捐杂税如狼似虎,民夫能活着走到的十不存一。更要命的是,秦律规定“失期当斩”,别说民夫跑了要连坐,就是按时到了,大概率也会死在监工的皮鞭下。 可是诏令一下,不得不遵守。当队伍走到芒砀山脚下时,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民夫趁机逃了。这天夜里,刘邦坐在篝火旁数人数,越数心里越凉,只剩下不到200个人了。 一个老汉哭着跪下:“刘亭长,俺家里还有80岁老娘啊!”刘邦突然把酒葫芦往地上一摔:“都散了吧!你们各自逃命,我也不回家了,反正都是死!” 火光映着他通红的脸,民夫们面面相觑。突然,有十几个青壮汉子站出来:“您放了我们一条生路,咱们愿意跟着您!”刘邦愣了一下,随后重重拍了拍领头汉子的肩膀,没说话,心里却第一次有了“大哥”的感觉。 芒砀山的深秋格外萧瑟,200多人的队伍在山林里摸黑赶路。走到一处狭窄山道时,前哨突然跑回来:“亭长!有条大白蛇横在路中间,碗口粗,好几丈长!”众人顿时停住脚步,黑暗中传来蛇信子“嘶嘶”的声响。 刘邦喝了半斤土酒,此刻酒劲正往上涌。他抹了把嘴:“大丈夫行天下,怕什么长虫!”他提起一把剑就往前走,定睛一看,一条白蛇盘在路中央,蛇头昂起三尺高,鳞片在夜色里泛着冷光。 刘邦只觉得后颈发凉,酒意却化作了狠劲,他握紧剑柄,大喝一声:“挡我者死!”手起刀落,白蛇被斩成两段,鲜血溅得他满身都是。 众人围过来,看着地上的蛇尸直冒冷汗。刘邦却把剑往地上一插,哈哈大笑:“一条长虫也敢拦路?老子早晚要让天下人让路!”这话惊得众人纷纷下跪,这个平时爱开玩笑的亭长,此刻眼里竟有王者之气。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山路上来了个白发老太太,抱着蛇尸哭得死去活来。有人问她缘由,老太太抹着泪说:“我儿是白帝子,化作白蛇挡路,被赤帝子杀了啊!” 众人正要细问,老太太却突然不见了,只剩荒草在风中摇曳。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队伍里传开:“刘亭长是赤帝之子,连白帝子都得给他让路!” 斩蛇后的刘邦成了“天命所归”的象征。跟着他的民夫越来越多,很快聚集了数百人,在芒砀山安营扎寨。 消息传到沛县,县令坐不住了,一方面想拉拢刘邦壮大势力,另一方面又怕他尾大不掉。于是派刘邦的老兄弟萧何、曹参去山上传话,让他回来共举大事。 公元前209年,刘邦带着因“天命所归”吸引来的子弟兵杀回沛县。城门打开的那一刻,县令临时反悔想关门,却被愤怒的百姓砍了头。众人推举刘邦为“沛公”,正式竖起反秦大旗,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