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吕后的妹妹吕媭被陈平活活打死。临终之际,吕媭大喊:“我一直劝姐姐斩草除根,可惜她一直不听,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了。”
说起吕媭,也许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要提起她的亲姐姐,就在历史上很是出名了,大名鼎鼎的吕雉吕太后。
吕媭只不过是民间普通家庭的出身,只因他的姐姐吕雉攀上了刘邦这个高枝,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年的农家女儿,也能把持朝政,荣华富贵。
吕雉和吕媭的父亲吕公,非常善于相人,所谓象人,就是看人的外观气质来判断,他将来的成就。
秦朝年间,吕公举家搬迁到了沛县,对外言说是投奔县令,其实是为了躲避仇家。
当地的豪杰官吏听说有一位贵客来投奔县令,纷纷前来祝贺,并且各自送上一定的礼金。
当时掌管礼金的正是萧何,萧何对下人们说,礼金不足千金以上的,就让他坐到堂下去。
刘邦对此十分不愤,他当然也没有千金以上的金钱,便对下人们诈称有贺钱一万,就这样走进了宴席中。
吕公看到刘邦之后,大吃一惊,连忙起身前去迎接刘邦,吕公对自己的相人本领十分自信,他认为,此人之后必成大事。
吕公在宴席上,对刘邦说,“我这一生给许多人相过面,但你的面相比任何人都要好。我有一个女儿可以嫁给你做妻子,你是否愿意?”
在当地就是个混小子的刘邦,自然是愿意的,连忙满口答应。
酒席散去之后,吕公的妻子十分埋怨吕公,“你一直念念叨叨,想把女儿许配给一家贵人,如今这县令与你交好,尚且娶不到你女儿,你怎么就这么随便把她嫁出去了呢?”
吕公却很坚决,“这不是你妇人家能够懂得的事情。”
最终,刘邦终于如愿以偿的娶到了吕雉。后来,吕雉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汉惠帝刘盈,一个是鲁元公主。
而吕雉的妹妹吕媭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屠户,名叫樊哙。
嫁给屠户的吕媭未必能够想到,将来一家人能够封侯封将。
早在刘邦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樊哙就与刘邦交好。
后来,刘邦起兵造反,樊哙也随同一起拥戴刘邦,后来他在战争中屡屡立功,慢慢官职也大了起来。
也因为是刘邦妹夫的关系,他与高祖的关系越来越好。但有些与他相交甚恶的人,为了陷害他,就向高祖进谗言,这导致高祖对他产生了一些怀疑。
刘邦病重的时候,刘邦听人说,樊哙与吕后结党,在他死后,就会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这些人。
刘邦十分生气,派陈平带着绛侯周勃去代替樊哙,并且把樊哙斩首。
接到命令的陈平有些动摇,“如今皇帝生气,要把樊哙斩首,谁知道之后会不会反悔?况且之后如果吕后把持朝政,你我难免被怪罪。不如先把他绑了起来,待到皇帝面前,或杀或放,就由皇帝来定夺。”
下定主意的陈平周勃,最终还是选择将樊哙绑回长安。
但是押解樊哙回长安的半路上,就听到了刘邦驾崩的消息,这使得二人有些手足无措。
陈平认为,如今皇帝病故,那么朝中必然是吕后来主持大事,这下你我绑着樊哙回去,必定是要被怪罪的。幸亏我们没有把他斩首,还有回旋的余地。即便是如此,我们也要快些赶路,不能让别人说我们的坏话。先赶到长安,把事情解释一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陈平跌跌撞撞的跑到了刘邦的灵前,大声哭诉,“我收到您要斩首樊哙的消息,但他是劳苦功高的大臣,我不敢擅自做主,我就把他押解了回来,如今您就这样离开,让我可如何是好?”
显然,陈平的这番话,是说给吕后听的。
吕志和吕旭听到陈平的这番话,知道樊哙没有被杀,连忙命令陈平释放樊哙,并且恢复了他的爵位。
樊哙被释放之后,吕媭一直对陈平捉拿他的事情耿耿在怀,因此,一直寻找机会陷害陈平。
他对吕后敬谗言说,陈平不处理政务,天天纵情声色。
陈平听说之后愈加放纵,吕后听说后反而更加高兴,这更有利于她把持朝政。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禄听从好友的建议,放弃了兵权,出外游玩。
吕媭听说之后十分生气,“你身为将领,放弃了兵权,将来吕家失势,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并且吕媭将家中的珍宝玉器纷纷砸碎,大哭道,“再也不用替别人守财了”。
后来,陈平发动了诛杀吕氏家族的斗争,吕媭和他的儿子一同被判处死,最终的结果也如她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