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北京,国宴上,邓小平突然瞪起了眼,“她不能坐在第一排?那谁能?她,不要说美国,就算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这个让邓公为之赞叹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陈香梅,他的这句话是对陈香梅极高的评价。
提起陈香梅,或许很多人都会给她戴上“飞虎将军”陈纳德夫人的头衔,殊不知她自己也很优秀。
陈香梅,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和母亲都曾出过留学,并取得傲人的成绩。
陈香梅在北京住的是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家里有用人、车夫、门房、厨子、听差,以及专门负责打扫和洗熨衣服的老妈子。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陈香梅受到的教育自然也不差,而且她喜欢文学,英文学得非常好。
如果不是生活的变故,陈香梅或许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香梅一家流亡到了香港。
不久后,父亲去美国做了外交官,母亲却因病去世了,此时的陈香梅才14岁。
由于父亲不在身边,陈香梅就成了姐妹当中最有主见最有能力的那个人。
后来由于时局更加动荡,她们和父亲失去了联系,陈香梅带着姐妹们从香港一路辗转桂林。在途中,陈香梅因为生病差点死了过去,好在她命大。
到了桂林,陈香梅先是联系了一所学校上学,后来叶联系上了父亲。
父亲想带六姐妹去美国留学,陈香梅却拒绝了。她说:“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她。我要工作,要尽我对祖国的责任。”
1944年,陈香梅大学毕业后去了昆明,成为中央通讯社一名战地记者,那一年她才19岁。
因为英语说得好,陈香梅被派去采访陈纳德将军。
然而就是这一次采访,让她找到了人生的归宿。
听说陈纳德是个出了名的凶悍角色,采访前陈香梅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当她见到陈纳德时,陈纳德竟然给了她一个暖暖的微笑,陈香梅紧绷的神经立刻放松下来。
采访过程中,陈香梅对谈吐不凡的陈纳德充满了好感。
结束后,他还邀请陈香梅喝茶。在聊天过程中,陈香梅得知将军和自己的父亲竟是故交。
自从那次采访之后,陈香梅就成了航空队的“常客”。慢慢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每次陈纳德只有见到陈香梅的时候,脸上才会有笑容。
但是此时的陈纳德是有妻子的,虽然感情不和,但是没有离婚。
第二年夏天,陈纳德决定返回美国。临别之前,他温柔而坚定地在陈香梅耳边低语:“我会回来的。”
不久后陈纳德兑现了他的承诺,他成了自由人。
可是就在陈香梅把要和陈纳德结婚的消息告诉家人时,他们坚决反对,因为两人年龄相差太大。
然而,陈香梅心意已决:“我宁愿和一个我爱的人,共度哪怕只有五年、十年的日子,也不愿跟一个我没有兴趣的人相处一生。”
1947年,22岁的陈香梅和54岁的陈纳德结婚了。婚后两人很是幸福。
然而结婚十年后,陈纳德却因病去世,留下陈香梅母子三人。
此时的陈香梅只有33岁,她在丈夫墓旁栽下了一颗寄托相思的红豆树。
作为将军夫人,陈香梅得到了陈纳德留下的足够多的遗产,她无须为自己和两个年幼孩子的生计发愁。不过她不会这样下去,她要开始新的生活方式。
作为陈纳德的夫人,才华出众的陈香梅在美国政界还是非常具有影响力,自然也成为共和党和民主党竞相拉拢的对象。
面对对共和党和民主党发出的邀请,陈香梅只提出一个条件:哪个政党把车位给我拿回来,我就加入哪个政党。
因为当时陈香梅在佐治亚大学工作,她每天必须开车上班,学校 把仅有的一个车位给了她的白人副手,她很生气。
最终共和党首先帮她抢到了车位,所以她就加入了共和党。
之后陈香美接受肯尼迪委任到白宫工作,成为进入白宫的华裔第一人。之后,先后八个美国总统都对陈香梅委以重任。
除此之外,她还是飞虎航空公司的副总裁,是“全美七十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970年,陈香梅担任飞虎航空公司副总裁,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第一位女副总裁;并加入美国大银行,成为第一位亚裔董事。
1981年,陈香梅作为里根总统特使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宴会上,邓小平将她的位置安排在座席首位,参议员史蒂文斯却在第二位。
被问及原因,邓小平充满赞许意味地说:“因为参议员嘛,美国有一百来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陈香梅此行主要待在上海和北京,除了三次受到邓小平的接见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这个新兴的、正准备腾飞的中国。
陈香梅凭借中国女人特有的自强自立在异国他乡打拼出了非凡的事业,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陈香梅说:“虽然我以陈纳德将军夫人为荣,但我更以陈香梅个人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创造自己的天空为傲。”
把自己当成事业来经营,是陈香梅后半生所要做的。
陈香梅用安身立命的能力和独立自主人格活成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她的人生就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