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郭婉莹难产住院,可他的丈夫却在闺蜜家里过夜。出院后,郭婉莹精心打扮,

1943年,郭婉莹难产住院,可他的丈夫却在闺蜜家里过夜。出院后,郭婉莹精心打扮,来到闺蜜家中,一眼便看见丈夫与闺蜜躺在床上。她没有像常人那样大呼小叫,而是笑着对丈夫说:“收拾东西,我来接你回家。”

哪怕跌落尘埃,也要优雅如女神。

这句话就是说郭婉莹的,即便面对出轨的丈夫,她也能做到从容的面对,这可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她为什么能淡定如菊呢,这还要从她优雅的一生说起。

1909年,郭婉莹出生在悉尼。那时候她叫黛西。父亲郭标老做水果生意发家致富,他的生意在澳洲做得风生水起。

因为父亲受孙中山的邀请回国发展资本经济,繁荣市场,6岁那年,郭婉莹便随着家人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郭婉莹就读于宋氏姐妹学习过的贵族学校。

作为备受宠爱的大小姐,她中文说得好,英语也流利,其他方面也是佼佼者。

像她这样家境优渥的女孩子毕业之后,通常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去美国留学,一是结婚。

郭婉莹想去留学,可是父亲却让她结婚,而且还给她介绍了一个富家子弟。

按理说,两家都是富豪之家,门当户对,应该是一段美满的姻缘,可是郭婉莹却对这个男人毫无感觉,甚至是反感至极。

相处中郭婉莹慢慢发现这个男人非常无趣,而且抠门。因为她的未婚夫送了一双丝袜给她,而且还说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郭婉莹无法接受自己嫁给一个只会谈丝袜结不结实的男人。

于是郭婉莹拒绝了婚事。

可是男人却对她不依不饶,甚至拿枪威胁她。

郭婉莹却云淡风轻:“你不杀我,我不愿意和你结婚,你要是杀了我,我也不会和你结婚,因为我再也不能和你结婚了。”

就这样,郭婉莹退掉了婚约。之后她便去燕京大学继续读书。

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喜欢的男人吴毓骧。

他是福州林则徐家的后代,他母亲的奶奶是林则徐的女儿,只不过到了他这里,家里已经处于家道中落的地步。

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他幽默风趣,热烈又浪漫,而且又有很多有趣的话题,郭婉莹想要的有趣,他都有。

所以郭婉莹爱上了吴毓骧。

大学毕业后,25岁的郭婉莹就嫁给了他。

然而这个有趣的男人并没有让郭婉莹一直开心,因为他和一个寡妇有染,并且这个寡妇还和郭婉莹是好朋友。

最让人气愤的是郭婉莹在医院生孩子难产,彼时的吴毓镶就和那个寡妇在一起呢。

当她心平气和的出现在寡妇家里后,丈夫不声不响的跟着她回家了。

她选择了怎么样的生活,就得承担什么样的生活。她选择了什么样的男人,就得接受什么样的婚姻。

这件事之后郭婉莹幡然醒悟了。她明白自己不能困在婚姻的牢笼里,相夫教子并不适合她,她需要一条出路。

后来郭婉莹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定做一些时尚的晚礼服。

特殊时期,吴毓骧因身份特殊,被关进了监狱。郭婉莹也受了牵连,她被下放到农村养猪,每天从事最繁重的劳动。

她被逼着把大石头砸成小石块,还被赶到狭小的亭子间居住,冬冷夏热,被要求去扫厕所,把没有把手的马桶搬到河边清洗。

她在建筑工地上当过拌水泥的小工,还在副食品商店卖过鸡蛋和水果。

她在东北整天剥大白菜被冻坏的皮,每天结束工作的时候,一双手已经完全冻僵。郭婉莹却说:“谢谢天,我并没有觉得很痛,我只是手指不再灵活了。”

即便如此,郭婉莹依然穿高跟鞋、布旗袍,梳着整齐的发髻。在贫民窟的煤球炉上,她会用铁丝在煤火上烤出恰到火候的金黄色吐司面包,还会用被煤烟熏得乌黑的铝锅蒸出彼得堡风味的蛋糕。

她做着上辈子都没想过的脏活累活,却仍然能笑着对孩子说:“你们看!没有妈妈不能做的事情。”而这时候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她用自己为榜样,告诉孩子们,告诉世界:真正的高贵是一种品格,与物质的贫乏或富有无关。

1971年,郭婉莹终于退休,退休之后,郭婉莹搬进了一间仅仅七平方米的小屋子。

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女,郭婉莹不想为他们的生活负担,选择一个人独自生活在这个小屋子里,有时候帮自己的儿女带带孩子,感受一下天伦之乐。

1998年,郭婉莹去世。

郭婉莹的一生是优雅高贵的一生。

对于曾经所受的遭遇,她几乎只字不提。她只不过将这些遭遇当作人生的一种经历,只要活着,她便要一直优雅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