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募新规下,基金经理的生存指南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被热议已久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因为这一《方案》关乎每一位基金经理且信息量满满;

所以土豆决定先放下每周基金经理的介绍,带大家深入解析一下公募新规。

从细节调整上来看,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会迎来一些“难题”;

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自己持仓的基金经理后续会不会来个大动作?

基金经理的生存指南

公募新规下,基金经理的职业生存之道也将会迎来一些转变。

简单来概括一下,就是薪酬和业绩进一步锁死、投资“人设”需要更清晰、考核多样化、且管理规模也会被盯梢,不过也有一些疑问随之产生。

有多少基金经理面临降薪?

首先就市场讨论最多的基金经理薪酬部分来看,最主要的当属基金经理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

至于如何挂钩,《方案》提到的一点就是对于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相对应的,那些三年以上业绩明显跑赢基准的基金经理则可以合理加薪加绩效。

大家可别认为跑赢基准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晨星给出的数据近三年有一半多的主动基金都没有跑赢基准...

然后土豆又在同花顺拉了有近三年业绩的基金产品,大约有24%的产品跑输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就按照以上这两个数据来看,目前应该有不少的基金经理面临降薪降绩效吧?

基金经理需要人设清晰吗?

另外,新规中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业绩基准被强调;

毕竟以后跑赢业绩基准与否是评判经理业绩的重要指标。

所以预计后面会有一大批基金的比较基准会面临修订,变得更为合理;

而这也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策略会进一步清晰化。

当跑赢基准与薪酬挂钩,那么必然也需要制定符合自己投资标签的基准来跟踪;

所以猜测一下往后的主动权益产品可能会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定制基准?

不过在此也衍生出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假如量身定制基准,基金经理会不会很难跑赢和自己风格太过相似的基准?

这里就指向了薪酬上升受到限制的问题;

其次假如基金公司刻意设置更为“低门槛”的比较基准;

那么基金经理又很难同时平衡业绩锐度和如何在市场下跌时风险控制的比业绩基准还低。

总之我们后续可以观察下,公募基金后续会如何解决。

考核的核心在于“绑定”?

另外《规定》中对于基金经理的考核标准也提出了多项要求;

总结下来就是要基金经理和持有人长期“绑定”。

比如考核周期拉长,要构建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评奖体系,杜绝短期导向的评奖;

以及还要求三年以上业绩占考核权重不低于80%;

这都是在让基金经理将收益周期拉长,而长期业绩好的基金经理本身其持有人粘性也是更强的。

另外不只是基金经理,就连基金公司的考核中同样也是用自购、中长期业绩、投资稳定性等指标强调了其和投资者的“长期绑定性”。

巨无霸规模已成过去式?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规定》里面提出的:

加强对于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其持股集中度的监控。

可以理解为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到了一个层级后,相当于就进入了一个特定监测名单;

再加上现在薪酬提升并不再以规模为导向;

那么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管理过大的规模其实有点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按照这一趋势下去,后续可能很难再出一些千亿基金经理了。

公募基金的几个启示

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新规中对于基金公司又有哪些启示?

基于公募基金和基金经理和持有人收益均是有深度绑定趋势这一点上面已经有所提及;

这里我们就不过多重复。

和基金经理薪酬一样,基金公司所收的管理费也成了浮动模式;

费率档位同样也是和产品跑赢基准与否直接挂钩。

关于这一点监管同时强调,未来一年内头部公募牵头:

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这类浮动费率基金不低于60%,之后再逐步全面推开;

所以对此类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后续的新发中先看看几家头部公募推出了什么。

除此之外基金公司在未来还有三点方向值得注意:

发展权益依旧是一个大趋势

《新规》中也多次体现了对于公募权益产品的重视。

除了要提升公募评价中,对于权益产品的指标权重、推动权益基金创新发展;

更是给权益基金的注册落地提升了效率性;

新规中明确,股票ETF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主动权益和宽基指数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有些公募要走向并购

公募基金发展两极分化问题也在此次的新规中有所体现。

监管对此的态度是扶持优质基金公司,鼓励中小基金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以及尾部的出清。

为此主要通过两个方案:

一个是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租赁和使用费用,帮助行业降本增效;

二是鼓励公募并购重组,以及实在扶不起的“阿斗”出清。

不过土豆也很好奇公募并购加速后,监管后续是否会对“一参一控”限制有所松绑呢?

对股东的监测进一步加强

最后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新规中特地提到了公募股东问题,这还真不算个例;

近一点的有去年传得沸沸扬扬的淳厚基金股东连环闹剧;

以及基客说其实也多次聊到部分基金公司因为股东博弈出现了高管频繁更换、投研体系不稳的现象。

此次新规不仅强调了基金公司要防范大股东的不正当干预与内部人控制;

同时也提到了对于股东私下转让股权、非法持股等行为的严厉打击;

此外部分有过违规记录的高管后续也会有专门的档案记录,为了方便行业的准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