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盘点李隆基麾下九大名将: 唐玄宗李隆基那会儿,大唐可是牛气冲天,边疆那边老是打来

盘点李隆基麾下九大名将: 唐玄宗李隆基那会儿,大唐可是牛气冲天,边疆那边老是打来打去的。为了守住地盘,跟吐蕃、大食、契丹这些大块头干架,李隆基可没少用高手。从河西溜达到河东,再从西域跑到幽州,这些哥们儿一个个跟开了挂似的,把唐朝的江山给打稳了。可惜啊,“安史之乱”一闹,不少功臣都吃了哑巴亏,真是让人心疼。 第九位出场的是李嗣业,这家伙陌刀耍得溜,自己冲在最前头。747年,高仙芝去收拾小勃律,李嗣业一刀一个小朋友,砍得吐蕃军哭爹喊娘,死了好几万;到了757年香积寺大战,燕军反杀回来,李嗣业二话不说,脱了甲胄就往上冲,一刀一个,砍倒了几十个,把军心给稳住了,最后长安又回到了大唐手里。第八位大佬是高仙芝,这位高句丽的老兄,骑马射箭那是一绝,在中亚那是横着走的人物。他一口气灭了达奚部、揭师国、小勃律国、石国,名声在外,响当当的。可惜啊,751年的怛罗斯之战,葛逻禄那边突然反水,搞得他败下阵来。但话说回来,唐军也就损失了一万人,大食那边可惨了,七八万人没了。更可惜的是,唐玄宗脑袋一热,判断失误,直接就把高仙芝给咔嚓了。 第七位是封常清,这家伙虽然出身不怎么地,但那可是满腹经纶,鬼点子多得很。一开始他还跟着高仙芝混,靠着笔杆子赢得了大佬的青睐。753年,他第一次当统帅,就把大勃律给收拾了;结果756年跟安禄山干架,没打过,最后就被咔嚓了,那叫一个惨。 第六位是张守珪,这家伙可是将门之后,镇守河西那是一把好手。他还用过空城计,把吐蕃人给吓跑了。在幽州,他那是屡战屡胜,契丹、突厥都被他打得找不着北,还干掉了三个可汗。不过这家伙也有走眼的时候,错信了安禄山,结果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第五位说说哥舒翰,这位大佬是突厥族的,讲义气那是出了名的。749年,他攻下了石堡城,这一战直接让他在高原上火了,威风凛凛。到了安史之乱那会儿,唐玄宗硬要他出关打仗,结果呢,灵宝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惨,潼关也丢了。 第四位仆固怀恩,铁勒族的猛男,平定安史之乱,他功劳排第三。香积寺之战,他带着回纥骑兵从侧面突袭,战局瞬间反转。说到忠烈,他家族为了国家牺牲了46口人,这故事听着都让人掉眼泪。 第三位李光弼,契丹族的,专治史思明各种不服。759年河阳之战,他就一万人,愣是把十万叛军给打趴下了。他和郭子仪那可是双雄并列,可惜啊,晚年时被坏人给坑了,最后憋屈得不行。第二位出场的是郭子仪,那可是中兴的超级大英雄!他横扫中原的叛军就像秋风扫落叶,长安城他硬是给保了三回,一个人骑着马就去说服回纥退兵,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传奇啊。就连唐代宗都吓得弃城跑了,人家郭子仪还能淡定地收拾烂摊子。 而第一位嘛,得说说王忠嗣,这家伙是李隆基的干儿子,手握四镇节度使的大权。他脑子灵光,身手也好,733年突袭玉川,一刀一个小朋友,砍翻了好几千吐蕃兵;738年又带着队伍,把契丹联军给一锅端了。可惜啊,他因为反对打石堡城,把玄宗给惹毛了,要不是哥舒翰出面求情,他这条命就交代了。但就算这样,他还是英年早逝,真是让人心疼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