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什么一线教师每天感到身心疲惫?到底是谁在折磨他们? 咱都知道,老师的主要任务

为什么一线教师每天感到身心疲惫?到底是谁在折磨他们? 咱都知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好学生,可现在很多老师却被累得够呛。为什么基层老师工作负担这么重呢?原因还真不少。 首先,就是那些和教书没啥关系的行政事务太多了。老师本来该专心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结果三天两头得填各种表格,参加各种会议。 有的老师说,一周下来,光忙这些行政事务,就得花上八九个小时,这时间要是用来课堂教学,该多好啊! 其次,上级的检查评比活动也太频繁了。一会儿检查校园安全,一会儿检查消防设备,一会儿督导教学成果,还有师德师风考核,一轮接着一轮,无休无止。 每次上级领导检查,老师都需要准备好多材料,就怕哪个地方没弄好。为了应付这些检查,老师们经常得熬夜加班整理资料,累得不行。 再次,现在大小节日都讲究个“仪式感”。学校要搞各种文体活动,传统节日也得有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比赛等活动。 老师不光得想活动内容,还得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活动举行完了还得写活动方案、活动总结。老师们本来就工作繁忙,这么一折腾,大家普遍感到身心俱疲。 另外,各种各样进校园的活动,还有那些 APP 打卡任务,也把老师折腾得够呛。每天练字要打卡,英语读单词要打卡,阅读活动也得打卡。 老师不但要催着班里的学生们打卡,还得认真统计数据。一个学生没弄好都不行,这又得多花多少心思啊! 课堂教学也不消停,净一些“伪创新”的新名词、新模式。今天这个新教学理念,明天那个新教学方法。专家们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上级教育部门安排数不清的研修培训。 但是,好多教学方法根本不实用,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去学习、去尝试,最后发现没啥用,时间都白费了。 最后,各种留痕材料多得堆成山。教学计划、教案反思、学生辅导记录等等,这些都得详细写,还得整理好存档。 这些材料本来是想监督教学,结果现在成了形式主义。老师光忙着写材料,教学质量怎么提高啊? 说来说去,老师们这么累,就是因为那些“整事儿”的人太多了。这些人就想着怎么给上级领导交代,根本不管一线老师有多辛苦。 长此以往,老师的工作热情都没了,教育质量肯定也受影响。 教育就该简简单单,让老师能安安心心教书,学生能踏踏实实学习,别再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折腾老师了。 你们说,对吗?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