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就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
这首古老的民谣歌唱了农耕文化的特点,也是数千年人们向往的农耕生活。
农耕的出现改变了社会。人们可以不再游牧,但必须依赖土地,需要人与人的合作,就有了乡情,有了乡土文化。远行出征或谋生,有了乡恋。乡村的土地与亲情,数千年来让多少诗人魂牵梦萦。
历史上有许多田园诗人,而真正回归田园的也许只有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的田园诗文,那么亲切动人。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至今感动我们。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村行》,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依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云》《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歌谣》《北国之春》《乡村路带我回家》……现在,还有多少人热泪盈眶地歌唱故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也许是乡村建设的最大意义,建设回得去的乡村。有回得去的乡村,才有传统文化的回归,才有心灵的回归。
文并图/杨邦杰
作者简介:
杨邦杰,工学博士,四川乐山人。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华侨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