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沈醉到香港看望前妻栗燕萍,她得知后,惊慌地对现任丈夫说:“到时候他可能会扇我耳光,你可千万别还手!”然而见面后,沈醉一番话,让栗燕萍泣不成声。
沈醉一生,和三个女人共同生活过。
第一位妻子叫白云,她和沈醉共同生活多年,还为沈醉生了个儿子,可是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军统的特务头子沈醉。
白云是她的化名,原名叫陈淑媛,曾经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读书。
1933年,她到上海的进步杂志女子月刊当编辑,遇到了化名陈沧的沈醉。
一直到白云和陈仓开始同居,二人都只知道对方的化名,不知道对方的真名,一直到白云为陈仓生了一个儿子之后,两个人都还不了对方的真实姓名,甚至真实身份。
七七事变后,白云想让陈沧和她一起去延安,这是陈沧告诉了他自己的工作内容,但是没有告诉他自己的真实姓名。
后来,白云趁陈沧外出,留下儿子,自己一个人去了延安。
白云走后,陈沧无力一人抚养儿子,就将儿子送给别人做了养子。
1986年5月7日,白云在兰州病故。那个时候的沈醉,早已被成功改造。遗憾的是,白云一辈子都不知道陈沧就是沈醉。
沈醉的第二个妻子叫栗燕萍。
栗燕萍上的是胡宗南创立的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后又转入湖南常德的临澧特务训练班。当时,沈醉在训练班任副主任。
有一次,上游泳课,栗燕萍差点被淹死,幸好沈醉把她救了上来。
后来,栗燕萍的父亲生病,需要请假回家,沈醉签字准假,见栗燕萍满脸焦急,索性驱车送她回家。
栗燕萍的父亲一位沈醉是女儿的男朋友,于是在弥留之际,拉着沈醉的手说把女儿托付给他。
对于此事儿,沈醉并没有放在心上,见到母亲后,还当笑话讲给母亲听,可母亲的表情却严肃起来:“临终人的托付,你既点头,就是同意,不能违背的!”。
既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就这样两人真的走到了一起。
按照军统的规定,军统特务是不允许结婚的。况且,这二人一个是教官,一个是学生,违反纪律再加上师生恋,戴笠甭提有多恼火了。
沈醉的姐夫余乐醒在戴笠手下亦是响当当的角色,他帮着沈醉说话。
再加上沈醉自己也是军统里的骨干,而且他又说他和栗燕萍是娃娃亲,现在成婚是奉母命,戴笠虽然对他私自定亲极不满意,可是现在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默许沈醉与栗燕萍结婚。
1938年11月,沈醉和栗燕萍成婚。
后来。栗燕萍从临澧训练班毕业后,就在军统长沙站情报组做了一名情报员。
不久后,栗燕萍辞去工作,一心相夫教子。
栗燕萍和沈醉结婚11年,一共给沈醉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
后来,沈醉在云南起义,随后被捕,栗燕萍则带着孩子们移居到了香港。
1950年3月,他做了俘虏,被投入监狱。那时,有消息传出,做了俘虏的沈醉已被枪决,并为他设了一个灵位立在国民党的“忠烈祠”。
此时的栗燕萍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没有丈夫在身边,生活失去依靠,又听说沈醉已死,于是改嫁给了一个叫唐如山的男人。
后来沈醉出狱后,他立即想方设法联系妻儿,最终,在香港的朋友告诉沈醉,他的妻子已经改嫁。
沈醉知道后多次给栗燕萍写信,想见一面,但栗燕萍都没有答应,因为栗燕萍怕沈醉报复自己。
沈醉很是失望,他说自己非常想孩子,希望能接孩子和自己团聚。
因为长时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孩子们都不想离开粟燕萍。最终在经过劝说之后,粟燕萍将小女儿送到了沈醉身边。
最终,沈醉在1965年与栗燕萍办理了离婚手续。同年8月,沈醉与40岁的修女杜雪洁登记结婚。
虽然沈醉的第三个女人杜雪洁不能生育,但是他们却将沈醉的女儿沈美娟的小儿子留在了身边,从此,杜雪洁和沈醉以及沈美娟的小儿子,三口人一起生活,
1980年,经有关部门证实,沈醉确实是起义人员而非战犯,也因此开始享受副部级待遇。
也是在这年,出狱20年的沈醉,终于在孩子们的撮合下,见到了前妻栗燕萍,
此时,沈醉与栗燕萍已经30年没见面了。
见面之前,栗燕萍还忐忑不安。她对丈夫说:“到时候他可能会扇我耳光,你可千万别还手!”
可令栗燕萍没想到的是,沈醉见她的第一句话便是:“燕萍,我很抱歉,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你做的一切我都理解,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今后我们就以兄妹相处吧。”
栗燕萍听完后顿时泪流满面。 纵观沈醉和粟燕萍的爱情,美好而又无奈,生于那个年代,又有几个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无论白云还是栗燕萍,虽然沈醉未能和她们厮守相爱一生,但他们之间的情感究竟可称得一个“好”。
1996年4月,沈醉去世。又一年多后,杜雪洁也离开了人间。沈美娟将继母和父亲合葬同一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