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30岁梁启超和17岁王桂荃行房。大汗淋漓过后,梁启超喘着粗气却说:“娶你可以,但没有任何名分,你的身份只能是丫鬟,孩子生下来后,母亲仍旧是李蕙仙,不准管你叫娘!”
王桂荃恭敬地对梁启超行了个礼,不卑不亢地答道:“夫人对我有再生之恩。您放心,这辈子我在梁家绝不会有非分之想,只要能把梁家一家人照顾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王桂荃没有说错,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确实是她的大恩人。
原来,王桂荃的命运十分坎坷,她的亲生母亲在她生下没多久就不幸去世,父亲很快又迎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继母。这位新进入王府的女主人虽然样貌美丽,却是一副蛇蝎心肠。
她从进入王府的第一天就看王桂荃不顺眼,平时对小桂荃不是打就是骂,后来看桂荃年龄实在太小留在家里是个累赘,她干脆怂恿小桂荃的父亲将女儿卖掉,换些钱来贴补家用。
就这样,王桂荃小小年纪就被鬼迷心窍的父亲卖给了人贩子,从此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
更为悲惨的是,由于王桂荃人小体弱,干不了重活,家家户户都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当成白吃饭的累赘,甚至没有人愿意出钱买下她。
因此,小桂荃不停地在不同的人贩子手中周周转转,被人不停地出手转让,始终没有一个安稳的落脚之处。
直到有一天,小桂荃被人贩子带进了当地的名门望族李府尹的家中。李府尹的千金李蕙仙看到衣着破烂、瑟瑟发抖的小桂荃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央求父亲将她留在府中。
小桂荃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性命堪忧的流浪生活,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从此,她成了李蕙仙身边的贴身婢女,几年后,在李蕙仙堂哥李端棻的介绍下,李蕙仙和梁启超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两人情投意合,男才女貌,很快就定下了终身大事。
王桂荃也随着小姐一起嫁进了梁府。进入梁府的第一天起,她就凭借自己的机灵善良、做事勤快利落获得了梁启超的赞赏。
不久后,梁启超和李蕙仙的孩子——梁思顺降临人间。看着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梁启超和李惠仙心中泛起万般柔情,他们决心将全部爱心都送给这个可爱的孩子,也在心底更加期待一个男孩的降生。
毕竟在那个年代,儿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梁启超这样不同凡响的男子而言,更期待有个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然而李蕙仙本就身子骨弱,自从生下女儿后几年的时间里身体始终调养不过来,在梁启超费劲功夫找了许多名医且花费多年的情况下,李蕙仙才好不容易怀上了梁思成。
不过,在梁启超夫妇苦苦等待儿子到来的这些年里,“子嗣不旺”的说法在梁家已经成了府中家丁、丫鬟人尽皆知的事情。
眼望着襁褓中肥嘟嘟的婴儿,李蕙仙担心自己的身体恐怕不能再为梁家开枝散叶了。
所以她便向梁启超提出了考虑纳王桂荃为妾,以延续梁家的香火的想法。
梁启超望着房顶沉思良久,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李蕙仙第一次向自己说这件事了,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李蕙仙的劝告。但作为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提倡者,他怎么能公然违背自己的观点走回头路呢?思考良久,梁启超终于想到一个两全的办法。
当晚,梁启超将王桂荃叫到身边,将妻子和自己考虑的事情告诉了她,即便自己和王桂荃生了孩子,但也不能改变王桂荃是梁家丫鬟的身份,而且生的孩子只能管李蕙仙叫娘,王桂荃不能和孩子相认。
王桂荃深知李蕙仙对自己都大恩,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答应的十分干脆。 就这样,在征求了王桂荃的同意,并在李惠仙的默认下,梁启超和王桂荃圆了房。
很快,年轻的王桂荃就怀上了身孕,并一口气为梁家生下了六个孩子。只不过按照她跟梁启超之间彼此心照不宣的约定,王桂荃仍旧只是梁家一个不起眼的丫鬟,生完孩子之后,她又马上恢复以往的打扮,成为为梁家衣食住行操持奔波的“女管家”。
几年之后,体弱多病的李蕙仙撒手人寰。临走时她拉着王桂荃的手含泪道: “梁家的几个孩子,就辛苦你照顾了。” 因为李蕙仙的一句话,王桂荃从此将全部身心放在孩子们身上,每天天不亮,她就要起床替孩子张罗早餐、收拾书包玩具、安排孩子们分别上学。
孩子放学后,忙完梁府家务和一切杂务的王桂荃又要亲自监督孩子的功课,直到夜深人静才能休息。 在王桂荃的精心培养下,梁家的孩子慢慢长大,后来,孩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成了中国鼎鼎有名的院士,成就了梁家“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而王桂荃自己,则在孩子们各奔前程、梁启超病逝后独自过着孤独的生活,直到82岁才与世辞。
生前,她一直没有等到梁家给她一个符合身份的名份。直到去世后,孩子们才在梁启超的夫妻合葬墓地旁为她立了一块卧碑。或许在他们心里,王桂荃一直是他们的“娘”,只不过她的身份,在死后才能被公之于世罢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