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在东北大学后花园,张学良对已婚林徽因,轻佻地说:“徽因,来做我家庭教师吧!”林徽因斜靠银杏树,微微一笑,朱唇轻启:“少帅,我考虑下,明天给你答案。”
林徽因一回家就匆忙收拾行李,作为民国时期的大才女,林徽因可一点也不傻,她很明白张学良的真实意图。
"思成,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林徽因低声对丈夫梁思成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焦虑。
梁思成点点头,他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安,两人默契地加快了收拾的速度,仿佛身后有什么无形的力量在追赶。
就在不久前,林徽因还沉浸在赢得校徽设计比赛的喜悦中,她的"白山黑水"设计得到了一致好评,奖金400元让她欣喜若狂,可她没想到这次比赛会引来张学良的注意。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还没来得及蜜月旅行,就被公公梁启超一纸家书喊回了国,他们前往东北大学创办建筑学系,林徽因担任教授,梁思成兼任主任。
由于两人都在建筑学上颇有建树,入职后他们便全身心投入了教学工作中。
可没想到才高貌美的林徽因竟然被当时的校长张学良注意到了。
回想起与张学良初次见面的场景,林徽因不禁有些恍惚。
那是在一次教职员工会议上,张学良作为校长出席,他的目光在众人中扫过,最后停留在林徽因身上,那一刻,林徽因感到一丝不自在,但很快就将注意力转回到会议内容上。
张学良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女教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暗中打听到,林徽因不仅是建筑系的教授,还精通多国语言,文学造诣颇深。
这样的才女,在他见过的所有女性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林徽因对张学良的追求毫无兴趣。她的心早已属于梁思成。
两人相识于伦敦求学期间,共同的兴趣和志向让他们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如同古老的建筑,经过时间的洗礼愈发坚固。
更重要的是,林徽因心中还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她的父亲林长民曾是北洋政府的高官,却在张作霖和郭松龄的内战中不幸丧生。
虽然凶手不是张学良,但这段历史让林徽因对张家始终保持距离。
林徽因婉拒张学良后,内心忐忑不安,她知道张学良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她决定以身体不适为由,立即离开东北大学。
第二天一早,林徽因和梁思成悄悄离开了沈阳,踏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
火车驶入北京站时,林徽因长舒一口气,她和梁思成决定在北京重新开始。
他们在一处幽静的四合院安顿下来,继续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
林徽因站在四合院的庭院里,看着梁思成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
她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远离纷扰,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多年后,当人们谈起林徽因时,更多记住的是她在建筑学和文学上的成就,而不是那段与张学良擦肩而过的往事。
她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才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