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包大爷平时身体硬朗,近日早饭后照例出去晨练,没想到刚开始十几分钟就倒下了,昏迷不醒。幸亏一旁一起锻炼的朋友紧急拨打120,及时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医院一站式CT+CTA+CTP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需要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大脑的血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血管内介入取栓术。包大爷随即被转运至导管室进行手术,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右侧颈内动脉闭塞伴大量继发血栓,经过导管抽吸、支架取栓等操作,1小时后闭塞血管开通,大脑恢复血供,第二天包大爷就说话正常,手脚也能动了。
▲包大爷体内随着支架一起被拉出体外的大块血栓(医院供图)
无独有偶。52岁的顾先生前几日吃完午饭准备午休,突然说话不清楚,左侧肢体瘫痪,无法动弹,家人紧急把他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经过一站式CT诊断为“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给予静脉溶栓后迅速启动取栓治疗,约半小时后,医生为他开通了闭塞的大脑中动脉。由于送医及时,手术顺利,顾先生没有留下后遗症。
▲顾先生手术前后脑血管对比(医院供图)
还有一位47岁的潘先生,前阵子与牌友打麻将时突然意识不清,趴在桌子上起不来,被紧急送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诊断为“基底动脉闭塞”。这是最凶险的脑血管闭塞,因为基底动脉供应的是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干,负责呼吸、心跳、血压的维持,不及时开通血管可能危及生命。医生为他清除血栓后发现其基底动脉尖残余重度狭窄,用球囊扩张后血管直径恢复正常,潘先生也逐渐清醒。
▲潘先生手术前后血管对比(医院供图)
房颤患者尤其要警惕脑梗死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周育苗副主任医师介绍道,这3例病人都有个共同点——房颤。正常的心跳是非常有节律的,心房和心室的有序收缩和舒张保证血流的正确方向。房颤是指心房跳动的节律紊乱,一分钟可能快到300多次,而心室跳动则维持自己的节律,造成心房和心室各自收缩和舒张的无序状态。这种状态使心房里的血流呈涡流,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如果待在心房不动往往没有症状,但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向全身,堵塞血管,则可能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果血栓掉到脑血管就导致急性脑梗死。所以,房颤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脑梗死,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阻止心房内形成血栓。
急性脑血管闭塞往往起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高,支架取栓术是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开颅、创伤小,医生在患者大腿根切开一个约3mm的小口,经股动脉将一种支架取栓装置送入脑部血管,用支架“抓住”血栓并拉出体外,使血管再通,挽救脑细胞,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面部不对称,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等任一情况,要及时拨打120送医。要记住,发病起4.5小时是黄金救治时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7×24小时值守,为杭州市脑血管病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