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行刑时,她被当众剥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凌迟3000刀。每剐一刀,都回荡着莽古济凄厉的惨叫,300刀没到,她就断了气。 咱先说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皇太极的姐姐,在满族入关前的权力版图里,她可不是个普通女人。那时候后金的政局乱得跟粥似的,各个贝勒爷都盯着汗位,亲兄弟之间掰手腕是常事儿。莽古济的亲弟弟莽古尔泰,当年跟皇太极可是竞争对手,俩人因为权力闹得水火不容。后来莽古尔泰犯了事儿,被皇太极削了爵位,一气之下居然暴毙了。可这事儿没算完,有人告发说莽古尔泰生前跟姐姐莽古济、姐夫琐诺木等人搞了个“谋反同盟”,还弄了刻着“大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打算里应外合把皇太极拉下马。 您想啊,在那会儿的皇权斗争里,“谋反”俩字儿就跟炸雷似的,沾着就死挨着就伤。皇太极刚把汗位捂热乎,正愁着怎么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兄弟呢,这下可逮着机会了。可为啥偏偏拿亲姐姐开刀呢?这里头学问可大了。莽古济可不是一般的公主,她前后嫁过两任丈夫,都是部落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手里头多少有点势力。更关键的是,她跟代善那一派走得近,而代善又是皇太极上位的老对手。说白了,处死莽古济不只是为了除掉所谓的“谋反分子”,更是要杀鸡给猴看——告诉满朝文武,就算是皇亲国戚,敢碰我的底线,照样没活路。 再说这凌迟的刑罚,搁现在看简直没法儿想,但在古代,尤其是对贵族用这种刑,那就是往死里折辱你。当众剥光衣服、千刀万剐,除了肉体折磨,更是要把你的尊严踩在脚底下。皇太极这么做,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记住:皇权神圣不可侵犯,谁要是敢动歪心思,莽古济就是下场。您说这莽古济真的谋反了吗?后世好多人琢磨,这里头水分不小。政治斗争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尤其是在权力交接的节骨眼上,死人永远比活人好控制。 其实啊,透过这事儿能看出古代皇家的凉薄。努尔哈赤那会儿,儿子女儿一大堆,表面上看着都是一家人,可骨子里全是算计。莽古济作为女儿,从生下来就被当成政治联姻的工具,第一次嫁给哈达部的吴尔古代,说白了就是去当眼线;吴尔古代死后,又被嫁给蒙古敖汉部的琐诺木,继续给后金拉拢势力。她这辈子没当过自己的主,到最后还成了弟弟巩固权力的牺牲品。您说她恨不恨?估计临死前心里头骂的全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吧。 不过反过来想,皇太极这么做也不全是瞎折腾。那时候后金正处在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过渡的节骨眼上,要是不把这些旧贵族的势力掰扯清楚,根本没法儿集中力量跟明朝干仗。莽古济的死,其实是旧时代贵族政治的落幕,也是皇权独尊时代的开始。只是这代价太惨了,一条人命换来了权力的集中,可亲情在权力面前,连棵草都不如。 现在咱们看历史,总爱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这“万骨”里说不定就有不少是自家人的骨头。莽古济的悲剧不是个例,从吕后杀韩信到康熙诛鳌拜,哪次权力更迭不是血雨腥风?只不过她作为女人,又赶上了政权转型的档口,成了史书里格外扎眼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