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是怎么啦!一外甥5月就要结婚了,我已准备1000元大红包,并打算提前去帮忙。可是,外甥说,不用帮忙。他们结婚,不拍婚纱照,不穿婚纱,不请人跟拍,不请主持人,不举行婚庆仪式。 小两口在家庭群里发了个电子请柬,说五一当天直接去饭店吃顿饭就行。表姐急得直跳脚,说一辈子就结一次婚,连件红衣裳都不买像什么话。没想到00后的外甥媳妇直接回怼:"花两万块穿三小时的衣服,不如买台新电脑实在。" 这种情况正悄悄在全国蔓延。北京胡同里的老字号酒楼最近接到好几单"十分钟婚礼",新人穿着常服上台敬个酒,连改口茶都省了。成都春熙路有家网红火锅店推出"随份子自助餐",每桌888元包酒水,吃完还能退没拆封的红包。 年轻人算过账:传统婚礼要提前半年订酒店,婚庆公司报价普遍超过五位数。婚纱照拍完往床底一塞,跟拍视频存进网盘再没打开过。有人调侃,婚礼当天笑得脸都僵了,像在给亲戚朋友演情景剧。 长辈们可愁坏了。张家大婶抹着眼泪说:"我攒了二十年的金镯子,闺女死活不肯戴,说戴着像银行押运员。"王家大叔更委屈,花三个月工资买的茅台酒,婚宴上压根没摆出来。年轻人倒觉得轻松,省下的钱够去冰岛看极光,还能给新房添置智能家居。 社会学者调研发现,这代年轻人平均参加过38场婚礼。有人吐槽当伴郎伴娘就像参加军训,凌晨三点就要起床化妆。更现实的是房价压力——北上广深的新婚夫妻,六个钱包凑完首付,哪还有余钱搞排场? 网友@风清扬留言:"我结婚就请了双方父母吃烤鸭,省下十五万买了个车位,现在每天回家停车都觉得自己特明智。"@糖糖不甜却说:"十年后肯定会后悔,没有仪式感的婚姻就像没拆封的礼物。"@人间清醒算过账:"婚庆公司含泪赚你80%利润,司仪说的吉祥话网上都能下载模板。" 这种变化背后藏着代际观念的激烈碰撞。老一辈把婚礼当成家族门面,年轻人却看作个人选择。有位新娘把买婚纱的钱捐给了流浪动物救助站,在婚礼现场播放救助视频,反而让不少长辈感动落泪。 各位街坊邻居,要是您家孩子说要办这样的"极简婚礼",您是支持还是反对?那些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到底该装点门面还是充实生活?这事儿要搁在您身上,又会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