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调研速递|雄安新动力接受众多投资者调研 透露业务布局与研发要点

2025年5月9日下午15:00-16:00,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行了2024年度网络业绩说明会,众多投资者参与此次活动,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地点位于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程芳芳女士(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齐龙龙先生,独立董事宋岩涛先生,副总经理宗冉先生以及副总经理武景海先生。

在业绩说明会问答环节,公司就投资者关心的多个问题进行了解答:1.主要客户情况:公司历经多年行业深耕,形成以节能洁净燃烧设备和燃烧控制系统为主,并向氢能等多场景延伸的经营布局。凭借核心技术和丰富经验,为火力发电、石油等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合计为[X]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2.47%。2.市场开发与客户拓展:公司计划结合战略和资源,加大环保市场拓展力度。一方面抢占增量市场份额,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潜在客户,融入“双碳”新场景;另一方面深化现有客户关系,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条块化协同对存量市场深度挖掘,并建立多渠道客户反馈机制。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及推广,助力新地区市场拓展和新产品应用。3.研发项目与计划:2024年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兆瓦级掺氨燃气燃烧特性试验和放大规律研究、兆瓦级掺氢燃烧装置特性验证试验研究、一次风加热装置、等离子电源柜、智能一体化火检。2025年公司将严格遵循项目规划,分阶段落实研发任务,通过系统化测试验证技术指标,跟踪行业趋势并收集用户反馈,实现技术成果向市场化产品转化。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研究中,公司负责的子课题已基本完成兆瓦级掺氨燃烧试验平台建设及兆瓦级掺氨燃烧器开发和试验工作,并取得第三方烟气检测报告。所开发的1.4MW掺氨燃气燃烧器在掺烧30%能量比氨气工况下,NOx排放远低于课题研发目标,超预期完成阶段任务,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扩展成果及协助工业验证等,市场推广待绿氨进一步应用。4.专利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23项,新增专利申请8项,详细信息可通过巨潮资讯网查阅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5.人员团队建设:公司下设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生产人员76名,技术人员70名,占比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的63%。公司重视员工培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提升员工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为公司发展提供保障。6.人才培养措施:公司建立了较为合理、完善的培训制度,2024年共组织管理培训168课时,技能培训576课时,资质培训144课时,专业知识培训192课时,入职培训48课时,合计1128课时,共计140人次。各单位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和费用预算,纳入公司绩效考核范围。7.应对行业发展:面对“双碳”目标和产业格局调整,公司将抓住项目建设增量机会,同时对现有存量项目深度挖掘和价值延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技术创新提升效率和效益,探索多元服务整合和产业资源协调之路。8.2025年经营计划:2025年公司将聚焦主业,以绿色转型和创新突破为重点,优化业务布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速重点研发项目成果转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成果转化;加大市场拓展,深化客户关系;关注新能源业务,推动绿色转型;加强成本控制与优化;加强合规经营,落实风险管理计划。9.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运作:2024年公司召开了6次审计委员会会议、2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1次战略委员会会议。独立董事按规定出席相应专门委员会会议并审议议案。10.制度建设进展:2024年公司披露了《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坏账核销管理制度》及《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分别用于加强应收款项核销管理和提高应对舆情能力。11.普通股股东总数: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598户。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