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最伟大的邻居!2012年,河北邢台,31岁女子有2个孩子,与丈夫跑大车为生,生活拮据。谁料,邻居夫妇相继去世,留下2个孩子无人照顾,女子不忍心,对丈夫说:“这俩孩子可怜,接到咱家吧!” 一个冬夜,空军士兵岩瑞站在军营围墙边,望着远方的星空,思绪飘回了十多年前。那时的他,只是河北邢台一个普通农村的11岁孩子,和父母、妹妹岩鑫一起生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家信,是养母郭俊霞寄来的,信中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安心服役。 这封信让岩瑞想起了2012年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夜晚。当时31岁的郭俊霞正在收拾屋子准备休息,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她看到邻居赵建花站在门口,双眼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俊霞,我查出了癌症,这两天就要住院切除,想请你帮忙照顾两个孩子。"赵建花哽咽着说。 郭俊霞家里条件本就不宽裕,她和丈夫常年跑大车为生,家中已有一儿一女。但看着邻居焦急的样子,她毫不犹豫地拉住赵建花的手说:"建花,你别担心,安心看病,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就这样,11岁的岩瑞和3岁的妹妹岩鑫暂时住进了郭俊霞家。郭俊霞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里多了两张嘴,生活更加拮据,但她从不抱怨。白天忙完家务,她还抽空去医院看望赵建花,告诉她孩子们的近况。 然而命运残酷。经过三年的治疗,赵建花还是离开了人世。更让人心碎的是,不久后,赵建花的丈夫因悲痛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也去世了。 葬礼上,岩瑞和妹妹痛哭失声。十一岁的岩瑞懵懂地意识到,他们成了真正的孤儿。葬礼结束后,村里人开始议论这两个孩子的去向,有人提议送去福利院,也有亲戚勉强同意接收一个。 当晚,郭俊霞和丈夫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她转过身,轻声对丈夫说:"这俩孩子可怜,接到咱家吧!" 丈夫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最后拍了拍大腿说:"接来吧!大不了多跑几趟车!"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情况下,郭俊霞夫妇做出了这个改变四个孩子命运的决定。尽管他们家并不富裕,但他们愿意敞开家门,接纳两个失去双亲的孩子。 郭俊霞和丈夫接下两个孩子的决定并不容易。刚来到新家时,岩瑞经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思念自己的父母。夜深人静时,郭俊霞有时会看到这个11岁的孩子红着眼睛,默默擦眼泪。她走过去,轻轻搂住岩瑞的肩膀说:"你要坚强,你是男子汉,爸爸妈妈在天上看着呢,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小岩鑫年纪小,对父母去世的理解不深,但常在夜里哭闹,想妈妈。郭俊霞就抱着她,哄她入睡,有时整夜都不合眼。农村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郭俊霞轻轻的摇晃和低声的安慰。 最初的那段日子,村里有不少闲言碎语。有人说:"两个孩子,一养就是十几年,多大的负担啊!""这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还添两张嘴,能撑得住吗?"但郭俊霞夫妇从不在意这些话,依然对四个孩子一视同仁,吃穿用度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养活四个孩子,郭俊霞夫妇更加拼命地工作。丈夫常年在外跑长途运输,有时一个月才回家一趟。郭俊霞则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也跟着丈夫跑车。每次出远门前,她都会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让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小的。 一次深夜,岩瑞突然高烧不退,额头烫得吓人。郭俊霞赶紧用湿毛巾给他擦身降温,又急忙从村医那里拿来退烧药。她整夜守在岩瑞床边,一遍遍地量体温,换毛巾。天蒙蒙亮时,岩瑞的烧终于退了,他睁开眼睛,看到郭俊霞憔悴的脸和通红的双眼,忍不住叫了一声:"妈妈!" 这一声"妈妈",让郭俊霞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从那以后,岩瑞和岩鑫都开始叫郭俊霞夫妇"爸爸妈妈",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 郭俊霞的亲生儿女也很懂事,从不嫌弃多出来的"弟弟妹妹"。四个孩子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分享。慢慢地,这个特殊的家庭在村里也赢得了尊重,那些闲言碎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的赞叹和敬佩。 十多年过去了,岩瑞长大成人,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空军士兵,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每次休假回家,他都会带些礼物,感谢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岩鑫也在学校表现优异,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郭俊霞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六个人笑得灿烂。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有着比血缘更深厚的亲情。正如岩瑞在入伍前对村里人说的:"我有两位母亲,一位给了我生命,一位教我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