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宁愿下台,也不签协议!这让美国大为恼火,但是日本这一次是坚决不肯就范,要不然一个

宁愿下台,也不签协议!这让美国大为恼火,但是日本这一次是坚决不肯就范,要不然一个协议,就要失去几十年积累的1万多亿美元的美债,这比广场协议还可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一场看似平常的日美贸易谈判,却因为日本的强硬拒绝而闹得满城风雨。 美国一反常态地施加巨大压力,逼日本签一份特殊的协议,内容说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让日本手上的美债变成“100年后归还、没有利息、不能转让”的“长期借条”。 这表面上是债务安排,实际上等于直接让日本过去几十年累积下来的上万亿美元资产打水漂。 要说过去日本一直是美国的“好学生”,凡事配合,这一次却像换了个人似的,立场坚定,不仅不签,还在各种场合上放话:这次绝不让步。 很多人一开始还以为日本只是在拖延时间,但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中明确表示:“宁愿下台也不签”,这才让大家意识到,日本这次是动了真格的。 要知道,美国现在债台高筑,美债总量已经超过34万亿美元。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接近1万亿美元。这让美国非常焦虑,想方设法减轻负担。 而手握美债最多的国家之一就是日本。目前日本持有约1.1万亿美元的美债,每年光是利息就能收入四五百亿美元。 这时候,美国的想法就来了。它提出一个看似“技术调整”的方案:把现有的美债置换成一种“100年期、零利息、不许流通”的新债券。 简单说就是:你把钱借给我,100年后我再慢慢还你,而且还不付利息,中途你也别想着拿去换钱、卖掉——就跟一张永久压箱底的借条差不多。 美国的算盘很清楚:我轻松了,你承担压力。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回头看看历史也能理解日本的警惕,1985年的《广场协议》,当年美国也是以“贸易不平衡”为由,强迫日本让日元升值。 结果怎么样?短时间内日本出口竞争力全无,经济泡沫膨胀到极致,然后就轰然崩盘。地价腰斩,股市暴跌,一夜之间,日本人从全球最自信的经济强国,变成了“失去的三十年”。 所以这一次美国再搞类似“广场协议2.0”,日本已经没那么容易上当了。他们很清楚,再让一次步,换来的可能又是国家经济的重大倒退。 更关键的是,这次谈判还牵扯到日本几十年来积累下的核心金融资产。如果轻易让步,不仅白白送出1.1万亿美元的财富,还等于把自己的财政命脉交到美国手里。 日本之所以敢硬气,靠的也不只是情绪。他们早就布好了一系列“后手”。 一个,日本今年4月突然抛售了500亿美元的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在短期内飙升20个基点。 这一动作看似不大,但足以让美国财政部多支出780亿美元的债务利息。这就像告诉美国:别以为你一人能拿捏局势,我们也能让你疼。 还有,日本制造业大企业早就开始转移供应链,不再单靠对美国出口。像丰田这样的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印度、东南亚、墨西哥等地,逐步降低对美市场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日本掌握着一些关键的高端科技专利,比如量子加密、先进材料、芯片制造工艺等。这些技术在全球供应链里占有重要位置,也成了日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这一次美国施压,不止日本一个国家受影响。像韩国,也持有七八千亿美元的美债,同样被要求接受类似的债务置换安排。 韩国国内对此也是意见不一。政府一方面想维稳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对。韩国反对党公开表示:“不能拿几代人积攒的财富去换一张100年后还不确定能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就连东南亚一些中立国家,比如越南、泰国,也开始警觉。这几国本来和美国有一些贸易谈判在进行中,如今都悄悄叫停了。毕竟一旦美债体系出现不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没人愿意成为替罪羊。 虽然这场谈判是围绕日本展开,但中国的存在感也在这场博弈中若隐若现。 美国一直以来靠着美元的霸主地位,通过印钞、发债、转嫁危机,维持自己的财政和军事支出。但现在,连“最听话”的盟友日本都开始怀疑、拒绝了,这意味着一种潜在的秩序正在松动。 这场谈判不是一次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的一场博弈,未来也许会更激烈、更复杂。 石破茂说,宁可下台也不签协议。其实,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表态,而是一种战略姿态。 日本这次选择了站着应战,尽管代价可能不小,比如国内经济压力加剧、物价波动甚至社会不满。但如果签了协议,把国家的财政命脉交出去,后果可能更严重。 一位日本高官曾说过:“与其跪着输掉未来,不如站着拼一场。” 这句话,道尽了今天的局势,也道出了越来越多国家在美元霸权下的真实处境。 下一步会如何?没人能说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金融游戏的规则,可能真的要开始重新洗牌了。 信源:石破茂:日本不打算对美国唯命是从——上观新闻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