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4年,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却神秘失踪。连队将整座山都翻了遍,却依

1974年,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却神秘失踪。连队将整座山都翻了遍,却依旧没有找到她。直到2009年,老知青们聚会时,坐在沙发上抽烟的老知青突然说了一句话:“你们说,小朱有没有可能是自己要走的? 1974年一个雨夜,21岁的女知青朱梅华独自走去厕所,从此人间蒸发。连队急了,把整座山翻了个遍,连水库都捞了,还是没她的影子。35年后,老知青们聚会时,有人抽着烟冷不丁冒出一句:“小朱会不会是自己跑了?” 1974年4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的雨夜,21岁的上海女知青朱梅华失踪了。那晚她独自去80米外的厕所,之后就再没人见过她。连队第二天发现她没回来,立马组织人搜山,连当地的村民和公安都加入了行动。整座山翻了个遍,连附近的河沟和水库都查了,甚至动用了警犬,可啥线索也没找到。唯一找到的,是她留在草丛里的两只鞋,鞋面满是泥,摆得整整齐齐,却朝向背对宿舍。这事太蹊跷,成了个解不开的谜。 朱梅华是1953年生的,上海人,家里条件还不错,父母都是工厂职工。她16岁那年从中学毕业,正赶上知青下乡的热潮。1969年,国家号召城市青年支援农村,她也积极响应,1970年坐火车去了云南西双版纳。那地方热带雨林多,风景是好,可生活条件苦得要命。她被分到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七营三连,住在勐龙河边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 刚到时,她跟其他知青一样,住的是茅草屋,屋顶漏雨,晚上就靠煤油灯点亮。白天干活累得腰酸背痛,开荒、种橡胶树,手上全是茧子。厕所离宿舍有段距离,周围全是树林,晚上黑乎乎的,挺瘆人。不过朱梅华适应得还行,没啥怨言。她人开朗,长得也好看,会唱歌跳舞,在连队里挺受欢迎。晚会时她一出场,大家都爱看。 她在连队里交了个男朋友,叫祝为鸣。这家伙追她追得挺猛,两人处了一段时间。可祝为鸣脾气不好,老怀疑她跟别的男知青走得近,三天两头闹别扭。朱梅华性格挺独立,估计也烦他这毛病,两人的感情慢慢就淡了。1973年,她回上海探亲,待了两个月。那次她跟家里说过不想回云南,觉得那边太苦太危险,可父母觉得她得为国家出力,劝她回去。她最后还是听了父母的话,回了西双版纳。 失踪那天是1974年4月2日,晚上9点多。她肚子不舒服,准备去厕所。平时女知青晚上都结伴去,可那晚雨太大,室友都睡死了,她没叫醒人。自己拿了火柴就出门了,结果这一走就没影了。第二天早上,室友发现她没回来,赶紧报告连队领导。领导慌了,马上组织搜寻。 搜寻队沿着去厕所的小路找,路上泥泞得很,啥脚印都没留下。到了厕所附近,看到她的两只鞋摆在那儿,挺奇怪的,像故意放的一样。搜寻范围越扩越大,连队几百号人散开找,山上山下、河边田里都翻遍了,连喊带叫,可一点痕迹都没发现。公安来了,带着警犬查,雨水把气味冲没了,警犬也帮不上忙。后来寻人启事贴得到处都是,甚至传到了缅甸和老挝那边,有人说见过像她的人,可查下来都是假消息。 连队内部也查了,尤其是跟她关系近的人。祝为鸣因为跟她吵过架,被怀疑最多。他情绪激动,说自己对不起她,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还绝食证明清白。公安没证据,只好放了他。还有个指导员叫蒋金松,作风有问题,也被怀疑。他一度承认杀了人,说尸体藏在猪圈和山上,可挖了半天啥也没找到,他的话没人信了。 这案子查来查去没结果。大雨把线索全毁了,朱梅华到底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她的失踪让家里人崩溃了。父母接到消息,父亲跑去单位请假,四处找人帮忙查,母亲在家整天哭,拿着她的照片舍不得放手。后来每年她生日,他们都会摆点她爱吃的点心,盼她能回来。可日子一年年过去,头发白了,人也没盼回来。 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也放不下来这事。每次聚会,总有人提到她,说她当年多能干,多招人喜欢,然后话题就转到那晚。她失踪后,连队的气氛都不一样了,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有人试着通过老关系打听,甚至找过上海的报纸帮忙,可一点进展都没有。这事成了他们心里的一根刺。 时间过得快,35年一晃就没了。2009年,老知青们在上海聚会。聊着聊着就说到朱梅华,有人抽着烟说:“她会不会是自己走的?”这话一出,大家愣了愣,然后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人觉得不可能,她没带东西,咋跑?有人猜她受不了那苦日子,偷偷溜了。还有人说那地方野兽多,河也深,会不会是出了意外?可谁也拿不出证据,讨论到最后还是没答案。 朱梅华失踪的事,后来还上过上海的电视节目。2002年,有栏目组报道过,想重新查查,可还是没新线索。她的故事不光是家里的痛,也是那一代知青的集体记忆。西双版纳的生活苦,政策压力大,很多知青那时候都有过跑的念头,可真跑了的没几个。她到底是跑了,还是遇了啥事,谁也说不清。 这事到今天也没个说法。她的父母慢慢老了,知青朋友们也渐渐散了。可每次提起她,大家还是忍不住想,那晚到底发生了啥?她是自己走了,还是被人害了,或者是别的啥原因?真相埋在时间里,可能永远都挖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