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200例!捐献者是一名90后医生

5月9日,浙江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迎来了浙江省第1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是来自安吉的王旭丛医生。当天上午,经过近5小时的采集,王旭丛成功捐献23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方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陪伴他捐献的妻子曹女士和2岁的儿子以及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大家一起为他送上掌声和祝福。

王旭丛是一名90后,老家河南许昌,两年前来到安吉工作,是当地医院的一名康复科医生。多年来,他无偿献血10余次,在2022年的一次献血过程中,王旭丛了解到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便毅然留存10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期待有一天能与患者配型成功,挽救他人的生命。等待的同时,他也继续参加无偿献血,2024年在安吉还分别捐献了成分血单采血小板及全血。

2025年3月,王旭丛接到安吉县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他的入库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王旭丛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他说:“身为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一定全力以赴。”王旭丛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

5月5日上午,当大家还在五一休假,王旭丛就在安吉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杭州的定点采集医院,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快速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动员剂注射后,王旭丛也出现了一些腰酸腰痛的症状,医院采用中医护理给予缓解,他乐观地说:“在疾病面前,我这点疼痛都是小事儿。体验一下杭州医院的理疗方法,可以当作业务学习了。”

5月9日一早,王旭丛开始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因为有献成份血的经历,过程与造血干细胞采集类似,所以他显得特别淡定。王旭丛躺在采集床上,红色的血液从一只手臂的针管输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这袋“生命种子”立即被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以挽救白血病患者。

据悉,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迎来了突破1200例的历史时刻,当年捐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捐献者群体最小年龄纪录继续刷新;开年后,医学生捐献者黄琦捐献事迹登上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退役军人金傲然的捐献事迹全网传播量超1500万……数据表明生命接力正在浙江持续加速!

今年“5.8”人道公益日期间,浙江省红十字会还上线“四叶草·生命守护”网络筹资项目,致力于为挽救血液病患者而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群体,提供安全保障和人道救助。为捐献者购买保险;当他们的家庭陷入困境时,提供人道救助;扩大志愿者群体基数,让更多需要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有配型成功的机会,传递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