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3年,齐齐哈尔某酒店惊现11枚定时炸弹,排爆专家于尚清成功拆除10枚后,

2003年,齐齐哈尔某酒店惊现11枚定时炸弹,排爆专家于尚清成功拆除10枚后,在剪第11枚炸弹的引线时,炸弹突然爆炸了! 40来岁的清洁工李大婶握着扫帚清理灶台底下的碎渣,扫把头突然磕到了煤气管道拐角处。 她弯下腰想看看有没有撞坏东西,没曾想这一看差点把魂吓飞,只见生锈的铁管子上缠着黑胶带,胶带中间粘着个方方正正的金属盒,红绿电线绕得像蜘蛛网,电子屏上的数字正在倒计时。 她连滚带爬冲出厨房,嗓子眼发紧喊不出声,值班经理老王正在前厅核对账单,抬头就看见这个平时闷声干活的老大姐满脸煞白,手指头哆嗦着指向后厨方向。 老王心里咯噔一下,跟着跑到煤气管道跟前,裤腿当场就被冷汗打湿了,倒计时显示还剩四小时十三分,金属外壳上还印着些外文字母。 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电话时,值班民警小张以为又是恶作剧,等听到老王带着哭腔说炸弹绑在煤气管道上,手里钢笔啪嗒掉在登记簿上。 消息传到防爆大队时,刚结束夜班的于尚清正在家给儿子包书皮,他媳妇把晾好的中药端上桌,药碗还没搁稳就听见电话铃炸响。 防爆服裹在身上像套了层铁壳子,他蹲在煤气管道前听得见自己心跳声,厨房吊顶渗下的水珠砸在防弹头盔上,工具箱里二十多件工具铺开,每件都擦得锃亮。 他摸出放大镜贴着炸弹外壳找缝隙,后脖颈的汗顺着脊梁往下淌,外面消防车拉着警笛清场,整条街的商铺哗啦啦落下卷帘门。 第一个炸弹拆除用了两小时四十七分钟,他抱着拆下来的雷管走出酒店时,警戒线外头响起一片掌声。 可还没等他把防爆服拉链扯开,派出所民警又在隔壁库房发现了第二个炸弹。 这天的太阳从东头转到西头,防爆小组在酒店各个角落陆陆续续翻出十处炸弹点,他摸出兜里备着的止疼片干咽下去,给媳妇发了条"晚归"的短信。 拆到第七个炸弹时防爆服里能拧出水,手套指尖被化学药剂烧出窟窿。 第八个炸弹藏在厕所水箱后头,倒计时卡在最后六分钟,第九个炸弹线路板上嵌着三根伪装线,剪错一根整栋楼都得掀上天。 当他挪开第十个炸弹的引爆装置时,窗外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最后一颗炸弹卡在通风管道夹层里,电子屏显示还剩二十三分钟。 于是,他摸黑爬进半人高的管道,防爆头盔磕在铁皮上哐哐响,工具箱里就剩两把剪线钳,他摸出手机想给儿子录段话,发现信号格早就空了。 防爆手册里从没写过连续拆十颗炸弹该怎么喘气,他咬着牙把手电筒用下巴夹住。 轰隆一声闷响炸开时,守在街口的消防员老周正在啃凉包子,气浪掀飞了酒店后墙的广告牌,浓烟卷着水泥块砸在警车顶上。 他被抬出来时防爆服裂成碎片,左半边身子糊着血泥,急救医生摸着他脖子喊"还有脉搏",救护车闯了三个红灯往医院冲,手术室的无影灯亮了一整宿。 命是捡回来了,可人成了破布娃娃,左眼蒙着纱布再没揭开过,右耳朵听着动静像隔了层水,右腿打着钢板走道一瘸一拐。 最遭罪的是嵌在肉里的碎片,天阴下雨就浑身刺挠,吃止疼片比吃饭还勤,局里领导来看他,他咧着嘴笑:"总算没白穿那身防爆服。" 后来才知道那帮歹徒是报复社会,十一个炸弹要是全炸了,半条街都得成火海。 公安部后来发过内部通报,说这是当年东北地区最严重的连环爆炸未遂案。 而于尚清床头的抽屉里锁着三等功证书,还有张没来得及送出去的家长会通知单。 十年后的清明总下雨,当年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凑钱买了花圈,他的墓碑前摆着拆弹钳模型,不锈钢面上刻着"2003.9.15"。 他的妻子摸着墓碑上的照片说,老头子临走前半夜还喊过"快剪蓝线",街坊们现在教育孩子都说,当年有个穿防爆服的叔叔,从阎王手里抢回了整条街的活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