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2年,35岁沉樱怀着孩子,拖着2个女儿,给丈夫梁宗岱寄去一封信:此生永不复

1942年,35岁沉樱怀着孩子,拖着2个女儿,给丈夫梁宗岱寄去一封信:此生永不复见!梁宗岱还在老家处理父亲葬礼,没想到收信后,他脸色大变,连忙火急火燎回家。见妻子不愿回头,他怒吼:“拿孩子要挟我?我可以再生!”

1907年沉樱生于山东省潍县城,原名陈瑛,“沉樱”则是她长大后给自己取的笔名。她生于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都很开明,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让她读书了。

1924年,沉樱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作品。

第二年,她的《回家》一文,竟得到了作家茅盾的赞赏,并发出惊天一问:“此文是文坛新秀所作,还是老作家换了笔名?”

1926年,复旦剧社排练田汉作品《咖啡店的一夜》,导演洪深要从上海大学物色一名女生来担纲主演,要求容貌秀丽,演技过硬,还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于是才女沉樱脱颖而出,被选中担任女一号。而男一号,正是复旦才子马彦祥。

两人很快热恋,并且不久就举行了婚礼。

然而这段婚姻对沉樱来说并不幸福,因为在婚后2年,马彦祥就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她无法忍受,就立刻与马彦祥离婚了。

半年之后,沉樱在北京与在北京任职不久的梁宗岱相识,梁宗岱对学问的一丝不苟,让沉樱很是敬佩,在加上二人对文学都深有研究,相处一段时间下来,二人便产生爱慕之情。

但是,此时的梁宗岱本是有过婚姻的,对方姓何。

梁宗岱奉命结婚后,在新婚的晚上,不肯与何氏圆房,甚至还把自己关在书房,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反正无论如此,都不去亲近何氏。

后来梁宗岱提出了离婚,但是刚结婚就离婚也说不过去,之后梁宗岱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梁岱宗出钱,把何氏送去护士学校读书,以后毕业好歹有个事情做,也不会把自己饿死,何氏知道他对自己无意,于是答应了。

而梁岱宗安排好何氏后,便出国留学,大概是想让双方冷静下来,等毕业回国后,两人再解除婚约。

在沉樱和梁宗岱成婚的前一年,听闻“前夫”已经当上北大教授的何氏赶到北京,甚至堂而皇之以发妻之名闹进梁宗岱的家,要求履行夫妻的责任。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把梁宗岱告上法庭。

最终,这场闹剧以判决梁宗岱支付2000元赡养费告终。

后来,梁宗岱从北大辞职,陪同沉樱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1934年,感情已经很好的两人回国后,便在天津成婚。

结婚后,沉樱为了照料家庭和照顾丈夫,更是洗手做羹汤,即使自己是个有才华有理想的独立女性,也甘愿屈身做丈夫的贤内助,生下两个女儿。

不过不久后沉樱完全成了梁宗岱背后的女人,她觉得自己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空间,但是梁宗岱并没有感念沉樱的付出。

然而,在沉樱怀上第三胎的时候,梁宗岱的父亲恰在此时去世了。

无奈之下梁宗岱只好孤身一人回家乡料理父亲的后事,而沉樱和两个女儿留在重庆。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梁宗岱处理母亲后事的时,遇到了一位名叫甘少苏的伶人,并对她一见钟情,为了和她在一起,梁宗岱心肝情愿为她花了3万块钱赎身。

沉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她痛恨旧时代的婚姻,追逐新时代的生活,她知道以后,心灰意冷地带着两个女儿,还有腹中未出世的孩子毅然决然离开了重庆,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并给梁宗岱留信说“永不相见。

梁宗岱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托朋友去重庆找沉樱,帮他们调和。回来后,朋友也只带了那句话:“此生永不复见”。

之后沉樱独自在他乡生下儿子,依靠写作、翻译和教书为生,她白天在学校教书,中午和晚上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给孩子做饭。

那时候刚好赶上抗战时期,家里揭不开锅,她被迫卖掉了一些家具,她靠着自己的倔强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后来,梁宗岱想要接他们母子回到上海和自己一起居住,她想表达自己已经回心转意,但是沉樱拒绝了他。

1948年,沉樱携儿女三人,还有老妈、弟弟前往台湾。临别时,她对闺蜜赵清阁放话:”这辈子,我要离梁宗岱远远的,永不相见!“

1982年4月,沉樱回到国内,先后前往上海、济南、北京,与赵清阁、巴金、朱光潜、卞之琳等人相见。

此时的梁宗岱,已病卧在床,很希望能见沉樱一面。沉樱在临飞广州前的最后一刻,还是决定“此生永不相见”。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根据沉樱的朋友回忆,晚年的沉樱在美国,曾自费帮梁宗岱出诗集。

其实,那本诗集并不是他最拿得出手的,只是因为写诗时,两人在日本,琴瑟和鸣,处于蜜月期。

但是在沉樱心中,这是背叛,是辜负,今世今生都不会原谅。

沉樱是一位非常有骨气的女作家,她在得知丈夫我抛弃自己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永久不见,而且她也做到了毕竟一个怀孕的女人是接受不了自己的丈夫对自己不忠诚的。

沉樱,这个成长在民国时期的新女性,始终坚强独立,尽管曾经跌入情感的低谷,她却不会一蹶不振,不会轻易自哀自伤。春樱匆匆凋谢,沉樱却始终绽放在人生的枝头,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