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8岁的杜月笙迎娶沈月英,宴席整整摆了10天。婚后不久,不甘寂寞的妻子和表哥好上了。没想到杜月笙立即下令:“让他在大上海消失。”从此后,沈月英的苦难人生开始了。
在一次晚宴上,杜桂生将自己赏识的这个下人推荐给了黄金荣,黄金荣便把杜月笙安排到了自己赌场上照看生意。
杜月笙接手之后,赌场生意越来越好,杜月笙本人也受到了周围人的一致好评。
黄金荣便想着给杜月笙找一门亲事,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近。
黄金荣思来想去之后,将自己和杜桂生的贴身丫鬟沈月英介绍给了杜月笙。
沈月英的母亲曾是黄金荣的梳头姨娘,之后沈月英的母亲离开黄家嫁人后,黄金荣也没忘了她,常常明里暗里地帮助她,沈月英从小就在黄金荣夫妇身边侍侯,也算是半个黄家人。
那时候的沈月英是个身材窈窕,长相温婉可人的大美人,杜月笙只是个见识尚少的毛头小子,他一眼就看上了沈月英,于是便下聘礼娶沈月英为妻。
不过沈月英的母亲向杜月笙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晚年给她送终,杜月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就这样,在黄金荣夫妇的安排下,杜月笙迎娶了沈月英,两人风风光光地举办了一场婚礼。
与沈月英结婚后,杜月笙一直对她呵护有加,沈月英成为了贵夫人后,就想着要衣锦还乡,可苏州老家的路不好走,一次要转很多船,杜月笙怕累坏了妻子,于是出资造了一座桥,方便她回娘家。
桥终于造好了,当地人对沈月英羡慕嫉妒恨,都说是草枯里飞出了金凤凰。
后来沈月英的女人去世后。杜月笙还为丈母娘修了一个大坟。而当初由黄金荣许下的承诺,杜月笙也全部做到了。
但是随着杜月笙的发迹,他身边投怀送抱的女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那个还流行三妻四妾的年代,一直没有自己亲生孩子的杜月笙想到了纳妾。
没多久杜月笙就娶了二房和三房。虽然都是风月场的人,却一个比一个小,一个15岁,一个16岁。
新人进门,杜月笙越加冷落沈月英,沈月英终日独守空房,慢慢染上了烟瘾,迷上了打牌。
杜月笙原想上前安慰一下妻子,可是沈月英大口大口地抽着鸦片,正眼都不瞧自己的丈夫,杜月笙叹了一口气,出去了。
三年之后,杜月笙的小妾有了三个儿子,她是杜家的有功之臣,沈月英什么都不是了。
有了儿子的小妾不再伪装,她把自己当成了杜家的女主人,对陈月英常有不敬之处。
杜月笙对沈月英也还是有情有义的,毕竟沈月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他有时也会到沈月英这儿,可沈月英总是板着脸,不说不笑。
慢慢地,杜月笙觉得自己无法再和沈月英沟通,他不再关心她,更不上她的床。
沈月英火冒三丈,气急败坏,她想挽回丈夫,可不知道如何挽回丈夫,只会躺在床上吞云吐雾。
三十多岁,是女人的虎狼之年,可沈月英却在这样的年月里因种种原因只能日日独守,偏偏在独守空房。
为了派排遣寂寞,于是沈月英写信给表哥。
沈月英是在表哥家长大的,两人青梅竹马,如果不是来上海,现在肯定是一对恩爱夫妻……
表哥收到信后当即收拾行李来找沈月英。
见面之后,两个人又旧情复燃,后来沈月英为了方便与表哥见面,干脆给表哥租了间房,方便他们幽会,为了避开杜月笙的耳目,沈月英选择在租界的跑马场。
她觉得在这里见面不容易被别人发现。但她万万没想到,在上海的每个地方都有杜月笙的朋友。
因此,有人偷偷拍下他们两人的亲密照,然后交给了杜月笙。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杜月笙紧紧捏着照片,想了好久,他转头问道:“这事还有多少人知道?”
那人回答他说:“就我一人。”
后来杜月笙一字一句地说:“让这个男人在上海消失,莫要惊动任何人。”
第二天,沈月英再一次和表哥约会时,表哥迟迟没有出现。正在她等得坐立不安之时,“啪!”地一声枪响。 得知表哥的噩耗后,沈月英自知理亏,没有哭闹。
杜月笙虽然没要沈月英的命,但对沈月英的处置也相当残酷。他把沈月英幽禁在杜家老宅,禁止她和任何外人见面,每月给她500块银元生活费。
直到大儿子结婚的时候才被放出来看了一眼儿媳妇。
此时,才刚40出头的沈月英早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她面容憔悴老态龙钟,满头白发干枯毛躁,就像80岁的老太太,对她来说她遭受的是比死还残酷的惩罚。
1946年,沈月英在抑郁中凄惨死去。
养子杜维藩安葬完母亲后,邀请杜月笙前来参加葬礼,但杜月笙却只是淡淡叮嘱一句:你代为主持便罢了。 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沈月英没有机会追寻一段自己想要的感情,杜月笙也从来不是她的真命天子。
她飞蛾扑火,做事太冲动,考虑太简单,没有预判可怕的后果,害了自己也害了表哥,还连累了无辜。一个人是否幸福和自己的眼界、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种失落,不能说,只能感受,有一种悲凉,不能说,只能靠收敛,有一种喜欢,只能靠欺骗来隐瞒。
有一种心痛,叫做爱不能语,杜月笙与沈月英的感情是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