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12年2月,20岁的郭沫若在新婚夜充满期待揭开新娘的盖头,新娘的模样让他绝望

1912年2月,20岁的郭沫若在新婚夜充满期待揭开新娘的盖头,新娘的模样让他绝望:掀开盖头,眼前现出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没想到婚后5天,郭沫若就离家出走了去了日本,在那里他却对女护士佐藤富子展开疯狂追求。

1892年,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岁半上私塾,7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

读中学时候的郭沫若特别喜欢外国小说,憧憬里面满身浪漫元素的女主角,他又将自己想象成旧时代的风流才子,可以雨露均沾雁过不留痕。可是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差距的。

那时候正在上学的郭沫若收到一封家信,他便知道母亲为他物色了一个叫张琼华的女子,在信中母亲只是说她人品好,又读过书,就这样草率的定下了这门婚事。

郭沫若没有拒绝,甚至对母亲在信中描述的妻子,有所期待。在放年假的时候,他回家完婚。

婚礼当天,身着长袍马褂的郭沫若前去迎接新娘,向着轿子拜了三拜。

此时的他心怦怦直跳,当他轻轻掀开了新娘张琼华的盖头,仔细一看:鼻孔朝上长,这是记忆中“黑猩猩的鼻孔”,他手一缩连退好几步,一个没站稳跌倒在地,张琼华以为丈夫害羞,起身就去扶,郭沫若又看到了裙摆下走过来的三寸金莲,吓得他急忙转身就往外跑。

(其实张琼华的相貌远没有郭沫若描述的这样面目可憎,郭沫若的侄女郭琴轩就曾经为张琼华辩白过:

“我看她相貌中等,不丑,也不漂亮。脸白净,不黑。鼻子有一点翘,但说不上是什么‘猩猩鼻’。八爸对她不满,写得夸大了。”)

第二天,心灰意冷的郭沫若还得按习俗跟新娘一起“回门”。

而婚后五天,郭沫若就以继续读书为借口,逃到成都去了,留下张琼华一个人独守空房。

感情上深受打击的郭沫若,此时更加痛恨封建思想,他不想一辈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过去。于是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最终考上了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专业,只身一人前往日本留学。

到了日本的郭沫若也曾想过和张琼华离婚,可他害怕张琼华独自一人会想不开,所以一直都没能提出离婚诉求。

1916年初夏,郭沫若在日本上学期间,他的一位同学得了肺病,在东京圣路加医院疗养,治疗无效去世了。该同学有一张X光片落在圣路加医院,郭沫若不得不前往医院取片。

也是这次机会,郭沫若认识了年仅22岁的护士佐藤富子,郭沫若被他的美貌深深地吸引,后来他就写了一封情书给佐藤富子。

从那以后两人就经常写信,感情也迅速升温。

后来郭沫若如实地讲述了家中父母包办的婚烟和痛苦,佐藤富子回信说希望郭沫若把苦恼都忘去,他们共同分担苦和乐,郭沫若为她又起了个名字叫“安娜”。

然而他们相恋的事情受到了佐藤富子家族强烈的反对,但为了爱情,她不惜和父母断绝关系,而她的父母至死都没有原谅自己的女儿。

两人结婚后,生活变得捉襟见肘。为了生计郭沫若决定通过以写书、翻译外国文献的方式赚钱,安娜就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偶尔还要外出帮人做工。两人贫苦但又美满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37年。

那时候风云变幻,使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而妻子是日本人,他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回国了,7月27日下午,郭沫若顺利到达上海。郭沫若在当年的8月和11月还接到过安娜的两封信,此后,双方的音信就完全中断了。

回到国内的郭沫若并没有空窗多久,很快他就和于立群在一起了。于立群是知名女演员,不仅出生在大户人家还知书达理,两人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于立群更为了他生育了六个孩子,这也是郭沫若一生中最后一段婚姻。

后来郭安娜带着孩子来中国找郭沫若,可是却发现他身旁早已有了别的女子,并有了孩子。她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便带着孩子离开,随后定居大连,从此之后两人再不相见。

1995年,郭安娜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此前,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国家。

后来郭沫若去世半年后,于立群有一天整理姐姐遗物时偶然发现一封书信,遗书上记述了了姐姐的死因,知道真相的于立群悲愤不已。

原来郭沫若在日本时就认识了自己的姐姐于立忱,两人相恋后,郭沫若也曾保证他会对姐姐负责,后来姐姐怀上了丈夫的骨肉,而丈夫却在此时抛弃了姐姐,姐姐未婚先孕,既伤心又气愤,绝望之余,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张琼花她无望地等了郭沫若68年,结局一场空。1980年,张琼华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难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就像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掺杂到一碗汤里,无法简单的用一个词来形容。

郭沫若一生有才华,但是他的感情却是一条曲折“山路”。

郭沫若一生辉煌,也令人尊敬。但是他数次抛妻弃子,令原本可以安稳度过一生的女子最终含恨离世。郭沫若在事业可能成就巨大,但是感情方面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可认同的。

爱情能够让人沉醉,也能够让人失去自我。陷入爱情的人,在一些瞬间总会失去分辨能力,忘记了分辨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