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2年,徐志摩去世第2年,陆小曼还靠徐家的救济生活。徐父得知她与翁瑞午同居后

1932年,徐志摩去世第2年,陆小曼还靠徐家的救济生活。徐父得知她与翁瑞午同居后勃然大怒,寄钱的同时夹张便条:你既已与翁公同居,那便不再是徐家的儿媳妇,他们的资助也将就此停止。

1922年,陆小曼和他的第一任丈夫王庚结婚,王庚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谦谦君子,陆小曼是接触过西式教育的名媛淑女,这两个人能够成为伴侣在但是人眼中是“天作之合”。

这一年王庚27,陆小曼19,两人结为夫妻,婚礼上,中外来宾数百位,几乎把大门都给挤破了。

但在这桩婚事里,陆小曼完全是被动的,所以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快乐。

1924年,陆小曼参加了一场名流聚会时,认识了当时声名大噪的徐志摩,他们被此吸引,可是 此时的陆小曼的身份还是王庚的妻子。

巧合的是, 陆小曼的丈夫王庚和徐志摩是同学 ,两个人也借此有了很多见面的机会。

陆小曼喜欢购物,王庚从不限制她的零花钱,由于王赓工作比较繁忙,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让好友徐志摩陪她玩。

结婚第三年,王赓被任命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不习惯,不多时,与王赓两地分居。

在王庚不在的期间,徐志摩经常去找陆小曼见面,两个人在王庚回来的时候已经沸沸扬扬。

王庚知道之后,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甚至给陆小曼的妈妈去信一封,可是他还是没能留住陆小曼。

陆小曼彻底要摊牌了,之后陆小曼的老师刘海粟组了个局,打着聚会的名义,邀请了王庚、徐志摩以及陆小曼母女。

在宴会上,刘海粟大谈人生与爱情,强调夫妻要建立在情投意合的基础上。王庚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场宴会的用意。

最终王庚同意了陆小曼离婚的请求,并且还为二人送上了祝福。

1926年10月3日,北京北海公园,陆小曼和徐志摩在这里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礼前夕,王庚收到了徐志摩发来的请帖。他一度想要去婚礼现场亲自送上自己的祝福,但是却被好友拒绝,

王庚最终没有出席徐志摩和前妻的婚礼。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送去了一份极为丰厚的贺礼,贺帖上是他亲笔写下的七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

陆小曼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和王庚结婚的期间也是吃穿不愁,和徐志摩结婚之后,她自然也要保持原来的作风,在陆小曼的要求下,徐志摩租下了一套豪华公寓。

但是,陆小曼做这些事情都是以钱为前提的,所以当钱花光的时候,于是徐志摩便开始拼命地打工,往返于几所大学之间做教授讲课,在不讲课的其他时间,徐志摩也要多写一些诗词文章来赚取更多的稿费。

尽管徐志摩已经四处找工作赚钱供养陆小曼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感到有些余力不足。

毕竟,除却一些奢侈开销以外,陆小曼还因为身体上的病痛,染上了抽烟的恶习。

而徐志摩为了治疗陆小曼的病痛,四处求医,最终找到了翁瑞午,翁瑞午是徐志摩的好朋友,就这样,翁瑞午就走进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生活。

翁瑞午的按摩术确实是“人到病除”,身体转好的陆小曼脾气好了很多,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徐志摩也轻松了许多,即便陆小曼没有发病,他都会约上翁瑞午来家中玩一玩。

那时候翁瑞午给他们夫妇提供过不少的经济帮助。

1931年11月,徐志摩准备经南京前往北京,临行之前和翁瑞午见了一面,请他这一阵子好好照顾陆小曼,翁瑞午郑重答应了。

为了省钱,徐志摩乘坐了一架免费的邮政小型飞机,后来在山东境内失事。

徐志摩的葬礼,徐父徐母因为憎恶陆小曼,拒绝让她参加。出于道义,徐父同意每个月给陆小曼一些钱作生活费。

后来翁瑞午就一直在陆小曼身边,是因为她病得太重,翁瑞午时常要来医疗照顾,有的时候就住在了陆小曼家。

一年后,徐志摩的父亲写来了一封信,在信中告知陆小曼:既然已经与翁瑞午已经同居,那么我们从此便终止汇寄生活费。

其实徐家之所以会认为陆小曼已经与翁瑞午同居,是因为徐家派出的探子所报回来的消息。那时陆小曼和翁瑞午也就是一个楼上和一个楼下,并没有真正的同居。但正是因为这封信,翁瑞午便赌气直接搬进了陆小曼的家里。

就这样两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同居生活。

胡适曾劝陆小曼离开翁瑞午。并表示,如果她结束这段关系,他愿意承担陆小曼的全部开销。

陆小曼最终选择了拒绝,也许她对翁瑞午没有爱情。但是在长久的相伴中,两人却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瑞午虽贫困已极,但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廿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呢?”

假如陆小曼没有遇到王赓和徐志摩,第一次遇到的便是翁瑞午,也许她的一生便如此平平淡淡细水长流地度过了。

陆小曼的一生似乎是任性的,她选择自己的所爱,又甘愿为所爱放下曾经的高贵。

人生没有假如,感情的事情就是这么神奇,没有先来后到,只有情浅情薄。

她和徐志摩和王庚三人之间的纠葛大抵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消散,但无论如何她也是幸运的,她在这一生遇到了所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