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

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在刑场的黄土地上铺开一床灰色毯子,坐上去,轻抚着儿子,含泪给儿子喂最后一次奶。   1928年,在常德的公共体育场上聚集了一群人,他们神情肃穆,眼神中充满了哀伤和不舍。   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女子被押送到了刑场中央,即便她身披囚服,但眼神却依然坚毅。这个女子,就是常德地下党组织的领导者之一王月贞。   王月贞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她读书。   1921年,王月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稻田女子师范学校。在那里,革命的火种点燃了她的心,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生。   毕业后,王月贞回到家乡,积极参与地下党活动。她深入农村,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建立农会组织。   很快,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当地的革命形势蒸蒸日上。然而,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开始疯狂镇压共产党,王月贞不得不转移到武汉,在那里,她遇到了同样坚定的革命战士翦去病,两人志同道合,很快便成为了夫妻。   婚后不久,王月贞有了身孕,为了孩子的安全,她只能暂时离开革命队伍,躲藏起来。   就在分娩后不久,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扫荡,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叛徒的出卖,让王月贞和丈夫双双落入敌手。   狱中,敌人对王月贞威逼利诱,妄图从她口中获取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但王月贞宁死不屈,坚贞不移。最后,敌人恼羞成怒,将她押上了刑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月贞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面对刽子手,她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 —— 让她最后再喂儿子一次奶。   刑场上,王月贞跪坐在灰色的毯子上,将襁褓中的孩子抱在怀里。她动作轻柔地解开衣襟,将乳头含入孩子的小嘴中。   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生离死别的悲凉交织在一起,泪水沿着面颊悄然滑落,滴在孩子稚嫩的脸蛋上。   当喂完最后一口奶,王月贞把孩子交还给亲人,然后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砰!”随着一声枪响,年轻的生命就此凋零。王月贞用自己的牺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赞歌。

悲剧的是,就在王月贞牺牲几天后,她的丈夫翦去病也英勇就义。这对革命伉俪把鲜血洒在同一片黄土地上,把生命永远地定格在这片热土中。   如今,那个襁褓中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他总会想起母亲生前的那些点点滴滴。儿时记忆中母亲的身影已经模糊,但母亲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却始终激励着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