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外交部的办公室里,几位领导正规劝一位21岁的青年,希望他能来外交部工作。 这已是第二次邀请了,可是,青年还是没有答应。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6年,厉声教即将从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毕业。 就在这时,外交部向他发出了邀请函,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做事。 厉声教并没有答应。 毕竟在他看来,自己一个学地理的,实在是承担不了当发言人的重任。 外交部没有放弃,再次登门邀请。 实际上,外交部需要的不仅仅是发言人,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当时的新中国正是和其他国家进行外交的关键时期,在很多领土问题上也需要进行深一步探讨。 像厉声教这样专业知识过硬,并且还精通英语的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人。 但是,厉声教再次拒绝。 因为他的志向在地理研究,不在外交。 第三次,外交部直接出动了老专家刘泽荣。 刘泽荣的来头可不小。 他是历任外交部顾问,还是全国政协主席。 刘泽荣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加上厉声教也被外交部“礼贤下士”的精神打动,答应了他们的邀请。 9月份,厉声教进入外交学院,在世界经济教研室担任教员,刘泽荣则是他的老师。 当时的他只有21岁,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团员。 他之所以让外交部如此心心念念,是因为他确实很优秀。 厉声教的父亲叫做厉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外交家。 母亲唐丽玲则是一名非常权威的演奏家,曾在浙江大学任教。 有这样一对优秀的父母,厉声教自然也不会差。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那些西方书籍。 他六岁就能写对联、八岁能作诗,十几岁就能用英文写出一首漂亮的诗歌。 厉声教不仅学习好,体育也不差。 他擅长篮球、足球、乒乓球,可以说是全面发展。 1952年,他考入南京大学。 在校期间,他就写出了一部英文的自传体。 他能够进入外交部,也算是阴差阳错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刘泽荣非常器重他,将他当成自己的接班人,重点培养。 1958年,厉声教作为刘泽荣的接班人,向毛主席以及周总理做汇报。 厉声教那不凡的谈吐,让他受到了两位领袖的注意。 周总理和厉麟似是故交,在欧洲留学的时候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厉麟似更是多次表示,周总理是他的偶像,是他一生中最钦佩的人。 如今看到好友的儿子如此优秀,周总理也十分欣慰。 在外交部期间,厉声教参与了中国与缅甸、印度、朝鲜、苏联等国家的边界谈判,为我国解决了大量领土纠纷。 其中最惊险的一次,当属1973年的那一次“危机”。 当时,国内将12海里领海宽度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搞混。 因此乔冠华部长奉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12海里扩充为200海里。 要知道,关于领海的问题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外交事故。 厉声教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连夜写信给周总理,强调了领海宽度和专属经济区的区别。 周总理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加急将这封信传到了乔冠华手中。 乔冠华及时修改了发言内容,这才避免了一场危机。 这次事件之后,周总理对厉声教更加器重。 1982年,我国已既定12海里领海宽度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厉声教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 在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 即便是在退休之后,厉声教也依旧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 他将自己一身的学识,和一生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青年,继续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8月6日,这位见证了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外交风风雨雨的老人去世,享年82岁。 他给中国留下的宝贵财富,依旧在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外交家厉声教:曾起草联合国公约 受周恩来肯定与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