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通报本科生14篇SCI论文重庆大学虽然已经通报了刘某乔与刘某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给予相应处分,但仍有一些网友的疑问尚未得到校方的明确回应。以下是主要的未回应问题:
1. 刘某乔在论文和专利中的具体贡献程度
🔺尽管校方确认存在“署名不当”,但未详细说明刘某乔在14篇SCI论文和3项专利中的实际参与程度。网友质疑她是否仅因亲属关系而被挂名,而非真正参与研究。
🔺部分专利的申请时间(2016年)早于刘某乔大学入学时间(2021年),校方未解释为何她的名字会出现在初中时期的专利中。
2. 刘某华的其他学术不端问题是否属实
🔺此前有举报信指控刘某华存在“编造实验数据、重复发表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涉及20余篇论文。校方仅通报了“图片上传错误”等较轻问题,未对更严重的指控作出回应。
🔺网友要求调查刘某乔的论文是否也涉及数据造假或重复发表,但校方未提及。
3. 国家奖学金评审是否存在漏洞
🔺刘某乔凭借这些论文和专利获得国家奖学金,但校方未说明评审过程中是否审核了非第一作者的论文的合理性,也未回应是否会对相关评审机制进行整改。
4. 学校是否会进一步调查其他关联人员
🔺在14项专利中,除刘某华外,刘某龙、陶某元等教授也频繁出现,但校方未说明这些教授是否涉及不当署名或学术不端。
5. 校方是否会完善学术监督机制
🔺网友呼吁重庆大学建立更严格的学术署名规范,例如要求作者声明利益冲突、限制亲属共同署名等,但校方未提及未来是否会出台相关制度。
目前,重庆大学的通报主要集中在刘某华父女的署名不当问题上,但对更广泛的学术诚信问题、评审机制漏洞以及相关教授的潜在责任尚未作出详细说明。后续进展仍需关注校方的进一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