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4年,一名伞兵因失误,被挂在法国的一个教堂上,当德军发现他的时候,他装死骗

1944年,一名伞兵因失误,被挂在法国的一个教堂上,当德军发现他的时候,他装死骗过了德军,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装死,竟然让他在教堂上“挂”了75年。 1969年5月19日,一则讣告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的圣梅尔·埃格里斯小镇传开,美国老兵约翰·斯蒂尔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消息传来,这个小镇的居民们纷纷自发来到镇中心的圣母教堂前,抬头仰望那个已经成为小镇象征的景观——教堂塔尖上挂着一个身着军装、背负降落伞的人形模型。 这个模型并非随意摆放的装饰,而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发生在这座教堂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刚刚离世的约翰·斯蒂尔,一位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命运多舛却又幸运生还的美国伞兵。 要讲述约翰的故事,我们需要回到1944年6月,那场改变欧洲命运的重大军事行动。 其实早在1943年11月底,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这三位盟国领导人就已经在会议上确定了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将这次登陆行动命名为"霸王行动"。为了确保行动成功,盟军在英国南部集结了约两百万大军,故意制造出他们将在加莱海岸登陆的假象,成功地诱使希特勒将主力防御部署在了错误的位置。 真正的进攻目标,是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海滩。 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指挥部根据侦察机提供的情报,选定了诺曼底地区的圣梅尔·埃格里斯镇作为空降部队的降落点。这里有一片难得的平坦地形,适合伞兵降落后快速集结。这天晚上约22点22分,美军的101空降师和82空降师共计约一万五千名伞兵,乘坐大型运输机起飞,准备在敌人后方展开行动,为次日的海滩登陆创造有利条件。 不幸的是,那晚浓雾弥漫。飞行员们在空中盘旋,难以确定准确的投放位置。就在这时,地面上闪烁的火光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些火光本是盟军先前投下的燃烧弹引起的火灾,却无意中成了空降部队的"指引灯"。 然而,这同时也引来了德军的注意。当第一批伞兵降落时,正在扑火的德军士兵抬头看到了漫天的降落伞,立即拿起武器,向毫无防备的空中目标开火。许多伞兵还未落地就已经中弹身亡。 在这批伞兵中,82师505团的约翰·斯蒂尔也在其中。当他从运输机跳出后,耳边充斥着战友们的惨叫声和德军密集的枪声。在黑暗中,他祈祷能够安全着陆,至少能有机会与敌人交火再死,这样显得更有尊严。 但命运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将他吹向了小镇中央的教堂,他的降落伞不偏不倚地挂在了教堂的塔尖上。就这样,约翰·斯蒂尔悬挂在空中,既无法战斗,也无法逃脱,成为了德军眼中醒目的活靶子。 悬挂在教堂塔尖的约翰·斯蒂尔面临着生死抉择。德军士兵发现了这个"悬在半空"的美国伞兵,冷笑着举起步枪朝他射击。黑暗成了约翰的保护色,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却未击中要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约翰灵机一动,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嚎,随后将四肢垂下,装作已经死亡的模样。 德军见状,认为这个美国伞兵已经被击毙,便转移目标去追捕其他散落在小镇各处的盟军空降兵。待德军离开后,约翰睁开眼睛,摸索着掏出随身携带的伞兵刀,打算割断降落伞带逃生。然而紧张的情绪让他手抖不已,刀子竟然不慎从手中滑落,掉到了下方。更糟的是,刀子恰好砸中了一名正在下面巡逻的德军士兵。 这意外的响动引来了德军的注意。几名德国士兵抬头看到约翰还活着,立即朝他开火。这一次,子弹击中了约翰的脚,鲜血顺着腿部流下。剧痛袭来,但求生的本能让他继续保持着"死亡"的姿态,故意让鲜血滴落,以增加逼真感。德军观察了一会儿,确信他已经死亡,这才离开。 整整一夜,约翰就这样挂在教堂塔顶,忍受着伤痛与寒冷。他看到不远处的树上,另一名与他处境相似的战友不幸被德军发现并射杀,这更加强了他装死到底的决心。天色渐明,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在诺曼底的土地上时,约翰终于找到机会降到地面。可惜,他刚走出几步,就被巡逻的德军发现并俘虏。 与此同时,诺曼底海滩的主要登陆行动已经展开。82师和101空降师虽然在空降过程中损失惨重,但他们成功地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和兵力,为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的登陆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当德军高层意识到这是盟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时,紧急从圣梅尔·埃格里斯镇调回六个装甲师支援诺曼底区域,但为时已晚,盟军已基本控制了登陆海滩。 随着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战局开始对盟军有利。这也间接影响了约翰的命运。德军此时不敢随意处决战俘,而是将他们关押起来。因此,约翰和其他被俘的美军士兵获得了生存的机会。后来,当盟军重新占领了圣梅尔·埃格里斯镇,约翰被解救出来。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不仅幸存下来,还俘虏了30多名德军士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战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