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以后别上班了”江苏南京,一女子从3家医院,开了11张病假条,跟公司请假82天,说

以后别上班了”江苏南京,一女子从3家医院,开了11张病假条,跟公司请假82天,说自己腰椎间盘突出,只能卧床不能上班,公司准假,没想到,她竟在休病假期间,跨省去听偶像的演唱会,还参加婚礼,公司查到女子坐高铁出行记录,女子却一口咬定,自己躺在家里哪也没去。公司派人陪女子去看医生,医生说她腰椎不严重,没达到卧床不起的地步,公司一怒之下,把女子辞退了,女子却觍着脸,2次把公司告上法庭索赔,二审判决出乎意料。

在南京某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行政主管李经理看着周女士递来的病假条皱起了眉头。这已经是她本月第三次请病假了,病历本上赫然写着"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建议卧床休息",落款是三家不同医院的主任医师签名。周女士扶着腰,一脸痛苦地说:"实在没办法,疼得走不了路,这次想请82天长假做康复治疗。" 公司人力资源部按照流程审核了病假条,虽然对"跨三家医院开假条"的操作有些疑惑,但所有诊断书都盖着正规医院的公章,医生签名也清晰可辨。考虑到周女士在公司工作了5年,平时表现还算勤恳,总经理最终批准了长假,并嘱咐她"安心养病"。 然而,4月的一个周末,公司前台小王刷到一条朋友圈:周女士戴着荧光棒,在上海某体育场和偶像合影,配文"终于等到你!"照片里的她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露腰小上衣,正兴奋地挥舞着应援灯牌。小王赶紧截图发给李经理:"这不是请病假的周姐吗?" 李经理不敢相信,立刻联系了公司的IT部门,调取了周女士的考勤卡记录——果然,4月15日那天,她的高铁购票信息显示"南京南-上海虹桥",返程时间是次日凌晨1点。更让人咋舌的是,通过消费记录发现,她在病假期间还去苏州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在扬州逛了瘦西湖,甚至在某健身房办理了月卡。 她不是说卧床不起吗?李经理拿着证据冲进总经理办公室。两人决定先不打草惊蛇,安排行政人员以"慰问病情"为由,陪同周女士去医院复查。5月10日,在鼓楼医院骨科诊室,主任医师看着周女士的最新CT片说:"腰椎确实有轻微膨出,但远未达到需要卧床的程度,正常行走和轻度活动完全没问题。" 面对公司的质问,周女士依然坚称"朋友圈是盗图,高铁票是帮朋友买的"。直到HR拿出她在演唱会现场的高清视频——画面中,她随着音乐蹦跳,完全没有病态模样,周女士才哑口无言。2022年6月,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与周女士的劳动合同。 没想到,周女士竟在一个月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12万元。仲裁庭上,她哭哭啼啼地说:"我确实去了演唱会,但只是坐着看,没怎么动,医生说适当活动对腰椎有好处。公司小题大做,侵犯了我的休息权。" 公司代理人则出示了三重证据:1. 病假条漏洞:三家医院的诊断日期均为同一天,但病历本上的就诊记录显示,其中两家医院当天根本没有该医生的排班,2. 行为矛盾:周女士在病假期间累计消费2.3万元,包括购买演唱会VIP票、酒店套房和健身私教课,3. 医学鉴定: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报告》认定,周女士的腰椎状况无需停止工作。 2022年9月,仲裁委驳回了周女士的请求,认为她"虚构病情、滥用病假权利,违背了劳动者的诚信义务"。周女士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声称"公司故意针对自己,监控私人行程侵犯隐私权"。 2023年2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周女士的律师提出新观点:"即便存在夸大病情的行为,公司也应先进行批评教育,直接辞退属于过度反应。"但公司方搬出《员工手册》第35条:"虚构事实骗取休假者,视为严重违纪,公司有权解除合同。"该条款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且周女士入职时已签字确认。 更具冲击力的是一段庭审录像:当法官询问"是否认识演唱会现场的工作人员"时,周女士眼神闪烁,突然说"我那天是被朋友骗去的,被迫营业",但又无法提供朋友的联系方式。而公司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她早在半年前就加入了偶像的粉丝后援会,频繁参与线下应援活动。 主审法官在合议时指出:"劳动者享受医疗期的前提是真实患病,本案中,周女士通过虚构病情、伪造证据的方式获取休假,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也严重损害了用人单位的管理秩序。若支持此类行为,将助长'小病大养、无病装病'的不良风气。" 2023年5月,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周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维持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