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与全球范围内的六个国家建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盟,却几乎达到了结盟的深度和稳定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都始终如一。而这六个国家各有特点,每一个都不是“普通的朋友”。 这种合作的稳定性,靠的是战略上的默契。巴基斯坦2015年率先成为伙伴,中巴经济走廊从喀什连到瓜达尔港,3000公里,货物运输效率大增。这条路绕开了马六甲海峡的限制,巴基斯坦的港口贸易火热,中国的贸易通道也更宽敞。 地理位置的优势让合作更进一步。白俄罗斯2022年加入,地处欧亚交界,是通往欧洲的要道。中国在这里建工业园、修铁路,还享受免签便利。白俄罗斯借投资加速发展,中国也多了个欧洲的落脚点。 匈牙利今年5月成为欧洲首个全天候伙伴,借助一带一路,中欧铁路让货物几天跑遍欧洲,匈牙利的物流地位提升,中国的商品更快进入市场。能源合作也很关键。委内瑞拉2023年加入,石油储量全球第一,为中国能源安全加码。 基建成果同样亮眼。埃塞俄比亚2024年成为伙伴,亚吉铁路让首都到吉布提港的运输从几天缩到几小时。铁路一通,农产品卖到全球,经济活力被点燃。中国的技术帮埃塞俄比亚迈向现代化。 乌兹别克斯坦也在2024年升级关系,资源丰富,中吉乌铁路即将开工,资源运输更快,商机倍增。作为丝绸之路要地,它与中国的合作前景广阔。 文化和科技交流拉近了彼此距离。乌兹别克斯坦集市融入中式元素,匈牙利中文课程火爆,白俄罗斯工业园用上中国5G技术,智能制造发展迅速。这些合作让人民的心更近。 挑战也不少。委内瑞拉的制裁压力、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缘复杂性都给合作带来阻力。但中国与这些国家步调一致,稳步推进项目,展现了全天候伙伴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