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母亲去世时,风水师指着一块地:“这可是块好地,旺后代子孙。”随后,又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说:“那时块绝户地,谁葬在这里,肯定断子绝孙!”没曾想,范仲淹没有丝毫犹豫:“那就选这块绝户地吧!”
彼时,范仲淹还只是一介寒士,却已经初露锋芒,令人刮目相看。
那一年,他在应天书院求学,勤奋刻苦,常常通宵达旦地阅读。
宋真宗巡视河南,路过书院时,院中的学生们纷纷跑到街上,争相一睹圣颜。
唯有范仲淹,独自一人留在房中,全神贯注读着手里的书。
当时他的同窗好友来叫他,范仲淹淡然说道:“皇上乃天下之主,若有机会,日后定能一睹尊容,何必今日争先恐后呢?”
朋友听后,只当他狂妄自大,岂料多年以后,范仲淹果真身披紫袍,位列三公,君臣对席。
范仲淹之所以有如此气度,全因他一心向学,志存高远。
他出身寒微,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给一个小官吏,生活虽然清苦,继父却很疼爱他,常常带他出游,开阔眼界。
然而,贫穷限制了他的发展,好在母亲看出他的渴望,便节衣缩食供他读书。
范仲淹刻苦用功,每日读书至深夜,废寝忘食,甚至忘了吃饭。有时饿了,就随手抓几块干粮充饥,连热饭也顾不上吃。
就这样苦读了十年,他终于通过科举,取得了功名。
此时,他的继父已经去世,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母亲到身边侍奉,尽心尽力伺候她的起居。
然而时光荏苒,他的母亲终究没能享几年福,就撒手人寰了。
丧礼过后,风水先生在为母亲相看墓地,忽然指着一出说:“这可是风水宝地!葬在此处,必有贵子贵孙。”
范仲淹只是摇了摇头,对这样的话并不过分相信。
又走了几步,风水先生忽地停住脚,连连摆手:“这是绝户地,葬在这里恐怕会断子绝孙!”
不想范仲淹却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不必担心,我就选择这里吧!”
风水先生正要再劝一劝,却见范仲淹脸上神色坚毅,只得作罢。
后来有人问起此事,范仲淹云淡风轻地解释道:“若我子孙后代都是平庸之辈,即便有了贵显的机会,又能成就什么?不如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
果不其然,尽管墓地风水不佳,范仲淹的后代仍蒸蒸日上,人才辈出,四子皆为朝中栋梁。
反观那个风水宝地,却被范仲淹捐出,修建成了一所学堂,日后成就了无数栋梁之才。